下载此文档

文言文及诗词鉴赏.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文言文及诗词鉴赏
成仕彪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及诗词的基本常识。
2、掌握基本的文言文实词、虚词,翻译,背诵等。
3、学会抓住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对诗词进行简单的赏析。
二、教学过程
(一)文言文及诗词基本常识
1、文言文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在古代,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不同的,描述同一件事,口头和书面有所不同。如吃饭,口头语言:吃饭了吗?而书面语言则是:饭否?饭否即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意思为吃饭。
2、诗词
(1)古诗,指的是指鸦片战争以前的在中国流行的诗歌作品。古诗按照格律(创作时,字数、句数、对偶、格式、音律方面的要求)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通常标准都是以唐为参照。因此通常诗分:律诗和绝句。根据字数,可以分成四言,五言,七言。绝句通常只有:五言和七言。四言虽然在诗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后来随着表情达意的需要,逐渐被淘汰。
(2)韵脚,古诗通常押韵,但一般第三句不押韵。
结构:律诗,八句,分首、颔、颈、尾联。诗一般没有标点,都是后人加上去的。
(3)讲究对偶。
(4)常用的基本表现方法。
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运用典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
(二)文言文语法
1、概述:文言文语法:实词、虚词、文言文句式
2、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1)通假
(2)古今异义
词义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
(3)词类活用
a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b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c名词作状语
d意动用法
e使动用法
(4)一词多义
3、虚词
文言文虚词包含: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
而、何、其、为、以、之、矣、乃、也、于、与等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2 页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判断、被动、省略、倒装。
判断:者,也,乃,即,则,皆 否定判断:非、弗、未
被动:于、为、所。
省略:
倒装:
(三)文言文翻译
三步法:
1、通读了解大意。了解被翻译的句子在温州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2、咬文嚼字,把不会、不熟悉的字,词进行仔细推敲。
3、深入思考:按照我们今天的语言表达习惯组织语言,表达出来。
例题:翻译: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翻译思路:1、本句话是全文的最后一句,是在楚王多次对晏子进行侮辱,晏子都能轻松应对,同时还立意自己的聪明机智反侮辱了楚国的情况下,他说出的话,肯定是对晏子的赞赏。2、熙、寡人、病、反、非所与。3、组织语言。
(四)课文中的文言文及古诗的点播、背诵。
(五)古诗鉴赏
考点:感知内容、揣摩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把握写作特色
1、看题目,明内容
a、怀古诗。通常在古迹加上咏,怀古。内容特点:建功立业、抒发对古人的缅怀、抒发昔盛今衰、借古讽今、忧国伤

文言文及诗词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eryka98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1-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