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不如买基金
涨停板的诱惑,谁也挡不住。杭州老陈去年底经不住朋友赚钱的诱惑,嫌基金涨得慢,把40多万元基金赎回之后全部买了股票。半年之后,老陈肠子都悔青了:自己炒股天天担惊受怕不说,才赚了不到10万元,假设拿着基金不动,40多万已经变成了近100万元。一番思想斗争之后,老陈果断卖出股票,重新做了基民。
类似的案例还不少。股市高歌猛进,公募基金把机构的专业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2021年以来400多只基金收益翻番,3只分级B基金涨幅甚至超过3倍。相反,个人炒股有多少翻倍的?多数人赚的钱远不如基金赚得多。
牛市已经进入高位震荡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人炒股要赚钱更难了。对于那些不想天天担惊受怕的股民来说,何不做一个基民呢?既能分享牛市的喜悦,也可以当甩手掌柜做懒人。
理由一:懒人买基金反倒赚得更多
看到基金的涨幅,天津的武先生惊呆了。他去年在一位亲戚的劝说下,买了点新华优选成长基金。前些天翻开账户一看,发现5000元钱变成了11000多元。想起亲戚反复劝说,让他多投资一些钱分享牛市,自己却将信将疑只买了这么少的一点点去尝试,武先生肠子都悔青了。
相比之下,股民今年收益如何呢?
如太阳般炽热的行情下,股民们“想不赚钱都难〞,但是记者所在几个微信群发现不少朋友只赚到小钱,并没有一位持有大牛股。相比之下,与杭州老陈一样,发现自己炒股反倒不如买基金的人很多。
理由二:牛市第二阶段炒股更难了
极端的例子是,长沙一个股民四倍融资全仓中国中车,结果170万本金血本无归,而后与妻子大吵一架,想不开跳楼自杀。事情让人唏嘘不已。
我们熟悉的那个牛市,也许已经不在了。
大盘跑上5000点之后,机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股指完成牛市“第一阶段〞,牛市“第二阶段〞正在开启。第二阶段特点是什么?高位震荡盘整。也就是说,买什么股票都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暴涨暴跌成为常态,股票的涨跌分化将更加剧烈,个人股民的操作难度将越来越大。
尤其是热点明星创业板,它们虽然盘子小,涨起来快,但是最近杀跌照样凶猛,明星股全通教育从最高250元跌到120多元遭遇腰斩,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调整非常惨烈。
相比于第一阶段的“股票廉价〞逻辑,买什么股票都能赚钱,第二阶段的操作越来越难,稍有不慎就可能亏损百分之几十。
既然自己炒股赚钱那么难,假设你继续看好股市,为什么不把钱交给基金经理,让他们去应对复杂的市场呢?相比个人投资者,基金有专业团队研究股票,更擅长把握买进卖出的时机,分散投资也可以防止个人如买到全通教育、中国中车等股票因为“踩雷〞而巨幅亏损
炒股不如买基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