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24页
自然灾害的概念
发生在自然界,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自然灾害的
主要特征
多因性
群发性
潜在性
复杂性
周期性
突发性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24页
自然灾害的种类
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可以分为:
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生物灾害、
海洋灾害等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24页
自然灾害的危害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带来各种间接损失
影响社会安定和持续发展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24页
中国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相对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以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其危害程度和范围也最大。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24页
(一)、洪涝
洪水:
雨涝:
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
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原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24页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气候原因
地形原因
河流水系水文原因
人类活动原因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24页
洪涝灾害问题的分析思路
来水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占用河道。
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24页
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思考:
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工程;
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
但对黄河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24页
类型
形成原因
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暴雨
洪水
东部
季风区
4—9月
融雪洪水
受气温升高影响形成
西北和
东北山区。
4—5月
融雪洪水
7~8月
冰川融水
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人类经济活动。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24页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