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D-2011-SS-12-1028 哮喘的定义(GINA2011) ?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 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cellular elements) 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GINA pocket guide updated 2010. -2011-SS-12-1028 气道慢性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的关系炎症危险因素(哮喘的发生) 气道高反应性危险因素(哮喘的发作)症状可逆性气流受限环境因素使易感的个体发生哮喘,或诱发症状, 或使症状加重/持续宿主因素使个体易于或免于发生哮喘的因素 GINA pocket guide updated 2010. -2011-SS-12-1028 气道慢性炎症的不同阶段?早期炎症?接触过敏原后肥大细胞即刻释放事先合成的炎性介质(如组胺),立即引起支气管收缩?晚期炎症?发生与接触过敏原后数小时,并持续一段时间?其它炎性细胞浸润,释放新近合成的炎性介质?气道重塑?持续性慢性炎症导致结构改变,引起相对不可逆的气道狭窄晚期炎症(迟发相变态反应) 气道重塑早期炎症(速发相变态反应) 时间 GINA pocket guide updated 2010. -2011-SS-12-1028 GINA 哮喘治疗目标的提出和确立 2002 版, 提出治疗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但不能明确药物治疗能否实现这一目标 2004 年发表, GOAL 研究采用升阶梯治疗方法,以指南定义的哮喘控制为终点, 证实近 80% 患者通过舒利迭治疗可以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 2006 版, 肯定治疗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并明确大多数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实现这一目标,推荐为实现这一治疗目标采用阶梯式治疗方案推广并执行 GINA G INA G INA lobal itiative for sthma lobal lobal itiative for itiative for sthma sthma 2010 版提出了当前控制与未来风险 SRD-2011-SS-12-1028 GINA2006-2010 :哮喘控制定义由6项指标到A+B 模式的演变 GINA2006 哮喘控制定义?无(或≤2次/周)白天症状?无日常活动(包括运动)受限?无夜间症状或因哮喘憋醒?无(或≤2次/周)需接受缓解药物治疗?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无哮喘急性加重 GINA2010 哮喘控制定义当前哮喘控制未来风险 GINA 2006. GINA 2010.. 评估哮喘控制:无论是 2006 年的 6项指标还是 2010 年的当前控制+未来风险,均为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哮喘能被控制,且应以哮喘控制为治疗目标 SRD-2011-SS-12-1028 哮喘需要综合的管理哮喘管理医生护士患者药物环境过敏原,吸烟 GINA pocket guide updated 2010. “哮喘控制”为核心对哮喘进行管理治疗并达到哮喘控制评估哮喘控制水平监测并维持哮喘控制评估哮喘控制?临床中存在的问题–哮喘控制水平的评估?复合指标 vs 单个指标?
2012哮喘最新指南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