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全自动免疫组化机体会.doc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使用全自动免疫组化机的体会
摘要: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分类、诊断、预后判断方面广泛应用。随着全自动免疫组化机广泛应用,作者把使用了一段时间全自动免疫组化仪后的体会与大家探讨。本文通过对免疫组化技术的原理的探讨,分析了全自动免疫组化机在应用中注意事项及优点,从而探讨其应对措施。
关键词:免疫组化技术;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是病理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染色方法,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在目前病理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病理医师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借助免疫组化来明确病变的性质、类型以及累及范围等。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为相关肿瘤组织抗原的治疗以及预后供了重要的依据。可是,在当前全自动免疫组化仪广泛应用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注意事项及优点。下面从免疫组化染色原理来探讨以下几点注意事项及优点。
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的原理
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是通过抗体结合特殊抗原用 DAB显
色及苏木素复染的染色技术。这些抗体抗原的相互结合往往
是以与这抗体相结合的酶元素来进行显示。主要是因为没有
着色物质的特性,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使得一些有色物质在抗
-抗原相结合的位置进行沉淀。酶沉淀的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多肽、激素、病原体等,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目前使用甲醛固定促使了蛋白的交和凝固,使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对抗原决定镞的结构(苯环)不会产生影响。在使用蛋白酶进行消化后,将抗原决定镞中的一些杂蛋白行清
除,从而使其打开交联,在通过使用微波和高压锅等热抗原的修复工,使抗原决定镞发生最大程度的暴露。从而提升免疫组化染色的敏感性[1]。
全自动免疫组化仪染色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在滴加一抗时的量, 一般在100ul(2~
滴)。
~6h为宜,最长不超过24h,过长过短都会对染色结果产生不良影响。因组
织固定时间过长会封闭或破坏组织的抗原活性,而固定时间
过短则抗原弥散和组织结构不清晰。目前一般都用中性福尔
马林固定,其组织蜡块中心出现凹陷现象,且凹陷处组织变
软,不易切全。固定欠佳的组织免疫组化染色往往失真,某
些较脆弱的抗原(如 Ki-67等核抗原)易丢失,而细胞间的
裂隙形成也容易造成膜抗原的假阳性。 ,
冷冻过的组织经过常规固定,石蜡包埋后,原则上是可以用
于免疫组化检测,但冷冻过程有可能造成抗原的结构发生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
精品文档
化,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某些抗原的检测效果。
满意的切片质量是保证染色质量的基本
要求,切片时要做到平整和厚薄适中,以 4~6um为宜,避
免出现皱褶,气泡。为避免脱片对染色结果的影响,需染色
前对玻片进行处理。最好使用配套的涂胶玻片,目前常用的
是用APEs与多聚赖氨酸( Poly~L~Lysine)制成的涂胶玻
片,其防脱效果较为满意;因免疫组化修复时需要高温,固
选择干净的涂胶切片,如涂胶不均匀或切片不干净,在封盖
缓冲液上滴加一抗会出现水纹状,不会广泛覆盖组织上,固
出现组织上斑块状着色。
使用全自动免疫组化机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