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饮料
——8加几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信息窗2及自主练习
教学目的:
结合详细情境理解加法的意义,理解凑十法的含义,掌握8加几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的才能。
通过学习8加几,感受数学和生活的亲密联络,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8加几的口算方法,并能运用“凑十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算理,能正确运用凑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数的组成
(指名说出,集体订正)
2、计算:开火车小游戏
10+2= 10+5= 10+9=
师:同学们,你们怎么算得那么快呀?
(生:因为10加几等于十几)
8+( )=10 8+2+3=( ) 8+2+6=( ) 9+4=
(指名答复,最后一题说算法)
师:瞧,我们到哪里了?(出示课件情境图)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谁能发现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1:一组领了8瓶果汁,二组领了7瓶果汁;
生2:一组领了6瓶矿泉水,二组领了8瓶矿泉水… …)
师: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谁能根据这两组信息提出两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指生答复,师有选择的板书)
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果汁?
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矿泉水?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解决“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果汁?”
师:要求一共领了多少瓶果汁,该怎样列算式呢?
(生:8+7=)
师: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
(指生答复)
师(评):掌声送给他(她)
师:还可以怎样列算式呢?
师:8+7得多少呢?我们今天就重点来研究“8加几”(板书)
师:在你的左手边摆出8根小棒;右手边摆出7根小棒;剩下的小棒快速地推到桌子前端;完成的坐正!
师:想一想,我们学9加几时是怎样挪动小棒的?那8加7我们该怎样挪动小棒就能一眼看来8加7得多少呢?想好了吗?开场挪动!(学生操作,老师巡视)(精品文档请下载)
谁来说说8加7得多少呢?你是怎样挪动小棒的?
(提问一名男生,一名女生)
指生答复:8加7等于15,从7根里拿出2根,放到8根里,凑成10根,10加5得15。
师(评):说得多好啊!
师:如今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回忆摆小棒的过程,比一比看谁看得最仔细!(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
师:同学们,看看你的桌面上是这样的吗?
师:你的桌面上有一个几和几个一?
(生:1个十和5个一)
师:1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生:15)
师:所以你一眼就看出来8加7得多少?(生:15)
师:把你的小棒推到桌子的最前端,坐正!
师:刚刚你为什么从7根里拿出来两根呀?
(生:去和8凑成10根)
师:也就是看到8想到了几?(生:2)
师板书,讲解计算过程.(生跟说)
师:谁能完好地把计算过程说一遍?
(2—3名同学说,同位互说、齐说)
(生:看到8想到2,7可以分成2和5,8加2等于10,10加5等于15,所以8加7等于15)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假设法,把8看成10,10加7等于17,17减2等于15,所以8加7等于15)
师:7加8等于多少呢?(生:15)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8
8加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