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 P2、3 《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的:
1、经历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并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2、通过观察,明确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展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展测量。
教学重点:
1.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毫米作单位进展测量。
教学难点:在理论操作中会用毫米作单位进展测量。
教具:课件 ,纸条 ,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这里有三支笔,要知道它们的长度会用到什么工具?
请你试着测量这三支铅笔的长度。(媒体出示:铅笔图)
(媒体出示:长尺)
师:这支铅笔的长度是?
(生:7厘米)
师:这支笔呢?(媒体出示:长尺和另一支笔)
(生:5厘米)
师:这支呢?(媒体出示:长尺和第三支笔)
(生:7厘米多或8厘米不到)
师:看来,用“厘米”不能准确知道这支笔的长度,我们就要学习新的长度单位了.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在解决问题中逐步产生新问题,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一种迫切得知新知的学习情感。)(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新授:
探究一:认识毫米
1.(媒体出示:厘米尺)
师:这是我们小朋友用得最多的厘米尺,你对这把尺有什么理解呢?
(生可能说;0刻度线,厘米数,许多的刻度线。。。。。。 )(媒体出示)
师:从0刻度线到1,这一段的长度是?(媒体出示)
师:1厘米里面又有几小格呢?数一数。
(学生用自己的尺数.)
师:老师告诉大家,这1小格就是1毫米。(媒体出示)
师:那么4小格就是?
(生:4小格就是4毫米)
师:6毫米就是?
(生:6毫米就是6小格)
小结:对呀!几小格就是几毫米。
2.师:那么这1厘米里面有几毫米呢?为什么?(讨论)
(生;1厘米里面有10毫米,因为有10小格)
师:对呀!1厘米=10毫米(媒体出示)(板书)
师:在这把尺上你还能找到10毫米吗?
(生可能说:2厘米~3厘米, 3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
3.师:如今对于“1毫米”这个长度,你有什么感觉呢?
(媒体出示)一堆硬币
师;哪些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1角 、5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2毫米.
(媒体出示)一叠硬币,猜一猜大约几毫米?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是用“毫米”?
小结:如今小朋友已经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并且知道了1厘米=10毫米。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观察来发现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加深“1毫米”在学生大脑中的印象。)(精品文档请下载)
探究二:测量几厘米几毫米
师:回到这支铅笔,尝试测一下它的长度?
(讨论)(媒体出示)
(生:7厘米4毫米)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得出的?
(生:先看到达的整厘米数是7厘米,多出的一部分就在7厘米和8厘米之间,就数小格,共有4个小格。所以是7厘米4毫米。)(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很好!从0刻度开场,测量到的整厘米数加上多出的毫米数就是这支铅笔的长度,刚刚谁猜得准些?(媒体出示)(精品文档请下载)
2.试一试:
(书P3做一做)(学生做于书上)
(媒体出示)
师:你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