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广西南宁市民乐路小学 张秋凤
教学目的;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地毯、渲染、勾勒、低吟”等词语。
2、读文想象画面,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美。背诵第一自然段。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联络上下文品味优美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并尝试运用。(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读文想象画面,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能联络上下文品味优美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设计:
一、比照阅读,谈话引入
1、背诵《敕勒川》,结合课前搜集材料,指名学生谈谈对草原的认识。
3、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景.(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吟、襟”,平舌音“涩”,“迂”第一声.
2、交流易错字形识记。重点指导(“毯”: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涩是左右构造,不要写成上下构造。)
(精品文档请下载)
3、指导书写:貌、襟、涩.
2、交流课前对词语理解。
(1)重点指导:“迂回”放到句子中读,结合语境理解。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交流作者笔下的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默读课文,边读边考虑:课文按什么顺序,先后写了什么?
3、指名交流。(相机点拨:回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段意串联法、抓中心句、课题展开法等,选择适宜这篇课文进展。)(精品文档请下载)
4、相机引导:用简练语言,概括段落大意.(如: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四、品读第一自然段,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一)读文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指名读读。边听边想:这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什么?
2、交流。(先写了草原的天空明朗,空气清鲜;再写了草原一碧千里的特点;最后写了作者对草原的感受。)
(二)品味语言,领会写法.
1、品味描写天空的句子.
出示句子: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得意,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精品文档请下载)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得意,空气清鲜,天空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比照朗读体会。“那么……那么……”更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看到草原的惊喜心情。
(2)指名朗读,读出惊喜感受。
(3)同学们你有过类似的感受吗?用上“那么……那么……”来表达你的心情。
创设语言情景:
当拿到一百分试卷走在回家路上,原来天( )使我总想( )。
(4)我们也可以学着作者语言,来直接抒发我们的心情。像这样直接抒发作者赞美草原的句子,这段里面还有吗?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精品文档请下载)
(出示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适,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①读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这种境界是什么?为什么说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适,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呢?)带着你的问题来学习。(精品文档请下载
《草原》南宁市民乐路张秋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