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杜甫月夜哀江头.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月夜》《哀江头》--杜甫诗两首(选修一) 杜甫简介 1 : 杜甫( 712 - 770 ), 字子美,湖北襄阳人,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 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 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 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简介 2: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 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写作背景简介: 公元七五五年,安禄山勾结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第二年六月九日潼关失守,十三日唐玄宗仓皇逃到了四川。七月唐肃宗李亨即位,杜甫在投奔唐肃宗路上被叛军抓住,因为官小,看他破衣啰唆,就把他撵出了军营。回到住处以后,看到城中破堪的样子,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因为强烈地思念妻儿,写下了这首名作。月夜月夜杜甫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设想妻子望月怀人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解:远远想起家中可怜的小儿女们,还不懂得想念在长安的父亲。二解:儿女不理解望月思亲的母亲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诗人发挥想象,妻子站久了,雾气一定润湿了她的头发,清冷的月光照在手臂一定会觉得寒冷。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什么时候才能一同倚着轻薄透明的帷幔,月光一同照着我们两个人,把泪痕拭干。总结: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以“月”为线索, 采用了暗示手法,将“独看”和“双照”作为全诗诗眼。“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 “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诗人望月想念家中的妻子,充满了深情也满怀忧虑与辛酸。这无尽的思念与盼望能双照泪干的愿望正揭示了离乱带给人们的痛苦。这首诗描写形象,情深意切。

杜甫月夜哀江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104259382
  • 文件大小482 KB
  • 时间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