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区隆盛中学学案221940綦江区隆盛中学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课型: 新授课 审阅:
课题: 《五柳先生传》 执笔老师: 李家英
学习目的:
1.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另外掌握和理解有关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精品文档请下载)
2.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一、自主学习
熟读课文后完成以下练习:
1、给以下字注音:
嗜( ) 辄( ) 吝( ) 褐( )
箪( ) 汲( ) 俦( ) 觞( )
2.翻译课文大意。
二、合作探究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4.“赞”语和前文有什么联络?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认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认句,想一想多用否认句有什么作用?
三、展示提升
1、展示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的成果。
2、背诵全文。
3、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4、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反思:
六、资料链接:
一、关于作者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缺乏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精品文档请下载)
按:《归去来兮辞》和《五柳先生传》一向被视为姊妹篇,前者作于405年作者弃官归田之日,以乐天知命为主旨;后者作于420年之后,以安贫乐道为主旨,可以互相比较。(精品文档请下载)
2.萧统《(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和之京(大)。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那么指而可想,论怀抱那么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和道污隆,孰能如此乎?”(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补充注释
1.宅边有五柳树。
从“榆柳阴后檐,桃李
綦江区隆盛中学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