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案
导入新课:
游览名胜古迹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这些景观有的恬静自然,有的宏伟壮阔,有的古朴幽雅,今天我要介绍一个名胜给大家,我认为这个地方最能震撼人心,它就是壶口瀑布.(精品文档请下载)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临陕西省宜川县,东临山西省吉县。滚滚黄河水至此,5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宏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黄河水奔流而下,汹涌着,咆哮着,向下面的水槽泄下去,极为壮观。那么大家知道壶口瀑布里面流的水是什么水吗?黄河水。(精品文档请下载)
黄河,既是一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自然河,又是一条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她哺育着华夏儿女,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对都对她发出由衷的赞叹,今天我们所要学习课文就是一首赞美黄河的诗歌。(精品文档请下载)
(板书:黄河颂 光未然)
诗歌创作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因此我们学习诗歌时,要想很好的领悟其中的情感,首先应该讲究的是知人论世。下面我们走进作者,理解一下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精品文档请下载)
一、预习指导、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中学时代就参加了革命工作,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主要从事进步文艺运动。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之后风行全国.《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我们今天学习的《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精品文档请下载)
2、创作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场,我们的民族正在遭受践踏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掀起了抗日热潮,当时的很多文艺工作者都在用自己创作的一些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来鼓励中华名族和中华儿女奋起抗战,保卫祖国。光未然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创作了这一组诗,为的是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激发民族斗志。下面我们就去聆听一下,这首为激发民族斗志而创作的诗歌。(精品文档请下载)
1、录音范读
2、根据录音、在导学案上划分节奏,自由朗读。
好,同学们暂停一下,接下来我们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讨论文章中三个小节的内容,并且分别用三个字的短语概括出来。(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一小节:绘黄河,第二小节:颂黄河,第三小节:学黄河(黄河精神的浸透)。
(板书:绘黄河 颂黄河 学黄河)
2、绘黄河部分,作者是通过哪几个角度去观看描绘黄河的,不同角度描绘出的景象分别又是什么?
(1)近观黄河:“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2)俯瞰黄河全景:“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途经青海、四川、 甘肃、 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地跨九省,而且蜿蜒曲折,故称“结成九曲连环”,又因河水流经黄土高原时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浑浊不堪,所以特意说是:“浊流宛转”.(精品文档请下载)
(3)纵向描绘黄河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这时候大家该有疑问了,黄河不是
黄河颂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