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与人生态度.doc作文与人生态度我曾应邀参加过全国中学生文学夏令营。在美丽的北戴河,我在尽情欣赏旖旎的海边风光的同时, 也感受到了当代青少年观念的开放、思想的敏锐以及众多文学少年出色的写作才华。但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 如有的同学显得过于活跃, 他们热衷于签名合影送资料, 自我推销的热度很高,使人明显感到他们对一举成名的渴望……最有意思的是来自湖北的一个小伙子, 他送给我一本印有他的署名和香港某出版单位的书。我细心地翻阅了全书。应该说,作为一名中学生, 如果属实, 能写出一本书, 而且能在香港出版, 这肯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而且书中也确实有一些不乏少年英气的文字。但作者在封二的自我介绍中, 说自己是“著名校园作家”“已发表作品数百万字”, 还说自己的“作品引起轰动效应”“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多种作品被某某图书馆收藏”云云。我对那个小伙子直言相告:“你的那些自我介绍文字很不恰当, 有明显的自我吹嘘和哗众取宠之嫌。而且, 这段自我介绍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你作文不够严谨――两个错别字,加上至少三个地方的病句。”我们当然不能对青少年提过分的要求,但这样的作文心态如果任其发展, 不但不利于青少年作文水平的提高, 而且会有害于他们以后的人生成长。为什么要把这个问题作为专门话题来谈呢?因为事实上它并不单单表现在青少年身上,它实际上已成为令当今写作界困惑的一个社会问题。难道不是吗?据《新闻出版报》载: 北京大学两名在校学生写了一本书――《制造 100 个百万富翁――北大方正启示录》。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但被写对象并不领情。北大方正认为, 两位作者从未深入过企业, 也不了解方正的实际情况, 却说所写的内容是采访得来的材料; 引用该企业领导人的言论, 却把原意弄反了; 以浮夸的方式将企业“歌颂”到与事实有较大出入的地步: 如此“吹捧”方正, 实在是让企业陷入了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由于写作态度不严肃, 因此, 全书在文字上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论点、论据前后矛盾的错误。报纸引用有关人士的评述说:“此书不成系统, 全无章法,好几章与内容主题毫不相干,纯粹是勉强拼凑而成。”以上两件事都说明, 无论是在校的中学生, 还是在校的大学生, 都有可能由于写作态度不严肃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是直接影响社会,二是影响自己的成长和进步。青少年的可塑性最强。毫无疑问, 以上所列的中学生和大学生都具备一定的才华, 只要勤奋刻苦, 老老实实地沿着读书写作的轨道走下去, 是完全可以实现其人生价值的。相反, 如果成天想着投机取巧,或天天做着一举成名的美梦,那么,即使得到了一些名利,肯定也是暂时的,将会失掉更多的东西。将作文与人生态度作为一个专题讨论, 这不仅仅是个别事例引起的话题, 更是因为在作文诸要素中, 人生态度对作文的重要性事实上被忽视了。写作学专家许杰教授认为,一篇文章或作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作者内在的主观人格力量; 二是作者所选取的题材内容; 三是作者用来表现这题材的技巧和形式。这是任何作者, 包括名作家和一切习作者都不能违背的准则。而在这三个要素中, 最重要且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第一个要素。可以说, 许杰教授的观点恰恰击中了写作问题的要害。近几年, 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误区。写作本来是一项最有创造性、最具个性化的思维活动, 但具体到作文训练中, 却用机械划一的所谓模式去要求学生写出符
作文与人生态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