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准则新旧会计科目对比与账务衔接第一节新准则与原制度的框架结构比较?2011年财政部正式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财会[2011 ]17 号),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施行,财政部2004年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 财会[2004 ]2号)同时废止. ?新准则与原制度框架比较(略) 第二节新准则与原制度的会计科目比较?一、财务会计目标与会计科目设计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对于小企业来说其投资者也是经营者,会计信息使用者更侧重于外部使用者的需求(税务部门和银行)。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小企业会计和税法的差异,在信息批露方面增加了税务部门和贷款银行等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信息。 基于财务会计的目标,小企业在会计科目的设计上,对原有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会计科目做了相应的调整,在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方面也做了相应的改革。以税法为导向,在收入、费用的确认上尽量减少和缩小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减少小企业纳税调整的项目和内容。第二节新准则与原制度的会计科目比较?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确认和计量与报告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是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实际损失的确定参照《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规定,取消了存货后进先出法,长期股权投资统一采用成本法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最低年限以及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与税法规定一致; 二是不预计负债,负债以实际发生额入账,应付利息在应付利息日按票面利率或合同利率计提; 三是资产按成本计量不使用公允价值和现值等计量属性; 四是减少职业判断; 五是在损益的核算中,尽量与税法衔接,简化会计核算; 六是将现金流量表由原推荐编制改为应当编制,并对现金流量表作了适当简化,在附注中增加了对纳税调整的说明。第二节新准则与原制度的会计科目比较?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特点 2004年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将原有分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进行统一,根据企业的会计要素和共性的经济业务特点设计了6 0个总账会计科目,并在制度中说明: 1、在不影响对外提供统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2、明细科目的设置,除本制度已有规定外,在不违反本制度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3、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企业不就随意打乱重编。《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包括基本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和会计报表附注。可以根据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第二节新准则与原制度的会计科目比较?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科目作必要的增减或合并: 1、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小企业,可以增设“物资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预收款项和预付款项较多的小企业,可设置“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 3、低值易耗品较少的小企业,可以将其并入“原材料”科目。 4、小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可以增设“备用金”科目。 5、小企业接受其他单位委托代销商品,可以增设“受托代销商品”、“代销商品款”科目。 6、小企业根据自身的规模和管理等要求,可以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合并为“生产费用”科目,并设置相关的明细科目。 7、对外提供劳务较多的小企业,可以增设“劳务成本”科目核算所提供劳务的成本第二节新准则与原制度的会计科目比较?三、《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科目特点《小企业会计准则》共设计了66个总账会计科目。小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资产类会计科目转换对照表(略) 1、原“现金”科目转换为“库存现金” 2、“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取消明细科目核算 3、取消“短期投资跌价准备”4、“应收股息”增设为“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两个科目 5、“应收账款”增设为“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两个科目 6、取消“坏账准备”科目 7、增加“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两个科目 8、“低值易耗品”转换为“周转材料”科目第二节新准则与原制度的会计科目比较 9、取消“委托代销商品”、“存货跌价准备”和“待摊费用”科目 10、增加“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 11、“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在建工程”取消明细科目核算 12、增加“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和“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注意:1、取消了对资产减值的核算;2、取消了待摊费用科目和委托代销商品科目(若有
小企业会计准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