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中秋节的散文.docx写中秋节的经典散文
又是一个月圆之夜,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写中秋节的经典散文, 欢迎大家阅读!
中秋节 中秋节又名仲秋节, 也叫团圆节, 是
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二大节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别的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形成的。
中秋节有着一段凄美的传说: 相传古时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大地冒烟,一名叫后羿的英雄,登上昆仑山, 挽弓搭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因而很受人敬仰。后来,他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
--嫦娥。有一天,后羿上昆仑山求道,巧遇王母,赐
予长生丹,后羿不忍心撇下嫦娥,将仙丹交与嫦娥。
不料被小人蓬蒙发现。一天,蓬蒙趁后羿狩猎之时,
叫嫦娥交出灵丹,嫦娥当机立断,将丹吞下,于是就飞天成仙,借住月亮上。后羿回家了解了事情的原委,痛不欲生,他追啊,跑啊,可是,他跑月亮也跑,他
停月亮也停。他知道再也追不回嫦娥了,他举头望着
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突然发现月亮里仿佛出现了嫦娥
的身影。后羿赶紧在院子里摆上嫦娥最喜欢的糕点,
以此纪念嫦娥。从此,这一中秋祭月的习俗就这样流传开了。
月饼的出现始于元朝, 由于元朝的残酷统治, 中原广大人民纷纷起义,当时朝廷搜查得十分紧,军师
刘伯恩想出妙计,将纸条放进饼中,纸条上写着:"八月十五起义。 " 再将饼运进义军军营,八月十五,一举攻城,攻下了元大都,朱元璋欣喜若狂,让
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将 " 月饼 " 作为食品赏赐群臣。于是,中秋就有了吃月饼的习俗。
中秋不仅是一个充满美丽传说的节日, 也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写下一篇篇不朽的著作,有的咏月颂月,还有借月抒怀。苏轼的《水调歌头》,王唯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人想起远在异乡的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妈妈拿出一盒包装精美的月饼,拿出刀切开一
瞧,绿茶的,我们尝了尝几口,带有浓浓的茶香味 ! 妈妈又切出第二个,原来是牛肉的,硬硬的,甜中带咸。当切出第三个时,一看是莲蓉的,我们尝了尝,又酸又甜,真是好味道 !
在中秋前夕,听着关于中秋的美丽传说, 品着甜甜的月饼,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中秋节气息。
中秋感想 又是一个月圆之夜,又是一年一度
的中秋节。在这一天的晚上, 赏月就成了必备的一课,自古以来,赏月的佳作也可谓是数不胜数。 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的美好祝愿 ;李商隐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的丰富想象 ;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的满怀愁绪,张九龄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乐观心态 这些都无不让我们为之叹服,可在同一天晚上,赏同一个月亮只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时代背景便发出了不同的感慨。其实,每一个人对于同一种事物的看法都不会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还记得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画家画了一幅画拿到街上去 ,让过路
的人们把他们认为画的最不好的地方用圈圈画
写中秋节的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