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拌合站设计依据、工程概况2
二、拌和站选址、建设、管理3
三、拌合站的修建5
四、拌合站施工平面布置6
五、拌合站场地建设方案6
六、砼连续供应保证措施9
六、拌合站组织机构9
七、搅拌工艺10
八、原材料质量控制11
九、安全环保保障措施13
一、拌合站设计依据、工程概况
:
①六盘水市综合管廊项目施工图。
②现场实地勘察和调查所得到的工程地理形状、原材料来源、交通道路容量、路径、当地民情、民风等资料及信息。
③总体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规划,目前可开工项目、技术实力及现场施工管理。
六盘水市综合管廊项目是全国十个试点城市之一。本标段分为天湖路和育德路两大部分,其中天湖路分为天湖南路、天湖路西段、,,。本工程为地下混凝土综合管廊工程,混凝土供应量约为70~80
一、拌合站设计依据、工程概况
:
①六盘水市综合管廊项目施工图。
②现场实地勘察和调查所得到的工程地理形状、原材料来源、交通道路容量、路径、当地民情、民风等资料及信息。
③总体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规划,目前可开工项目、技术实力及现场施工管理。
六盘水市综合管廊项目是全国十个试点城市之一。本标段分为天湖路和育德路两大部分,其中天湖路分为天湖南路、天湖路西段、,,。本工程为地下混凝土综合管廊工程,混凝土供应量约为70~80
万m3。
根据本工程分布情况,拟在育德路沿线建设1座360型搅拌站以满足施工要求。该搅拌站由两台HZS180搅拌机组成,每台搅拌机每小时能独立生产混凝土180立方米,两台同时工作每小时能生产混凝土360立方米。
二、拌和站选址、建设、管理
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工程特点、地形条件等,混凝土拌合站选址宜在交通便利,厂址应便于搅拌站接受各种材料和运出砼。为减少运输途中砼分离和坍落度损失以及温度变化,搅拌站应尽量靠近施工现场,运距应按砼出机到入仓的时间不超过40min考虑。
搅拌站离爆破作业点的安全距离不小于300米。
厂区应便于给水、排水、供电。
规划设置占地面积6120 m2。
本站计划设搅拌楼1座,15个骨料仓。每个骨料仓占地300 m2,,可同时堆放骨料11250m3。按每天混凝土最大用量360*24=8640m3(其中骨料约占72%)计算,材料储备约可满足连续2天使用。
生产区配备50装载机两台,罐车20台,48米天泵车2台,地泵车2台, 100T地磅1个。生活区设办公室、养护室和休息室,门卫等职能部门。
①拌和站采取围墙封闭式管理,围墙采用红砖砌筑,;设置工地养护室(拌合站试验室设在试验分室);拌合站内分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存放区、运输车辆停放区、办公生活区设置明显的区位标志牌,*。
②拌和站内所有场地进行硬化处理,用18cm厚的砂粒石作垫层,20cm厚的C20砼作面层进行硬化,硬化后的场坪中间高四周低,并设置排水网,利于雨水向站外排出。硬化后地面承载力满足场内作业要求。
③砂石料仓共设置10个,(5-16mm)1个,(16-25mm)5个,中粗砂4个。砂、石料仓设置雨棚防雨遮阳,料仓之间用砌墙体隔开,并采用水泥砂浆抹面;仓内地面应设排水坡,不得积水,仓外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宽度不小于15cm,深度不小于20cm,沟上加盖覆盖。
④搅拌机及计量设备设防雨棚,雨棚高度以满足装载机作业为宜。
⑤拌和站内根据地形条件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底面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场区设置集水池、沉淀池和污水过滤池,与拌和站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严禁将站内废水直接排放。
⑥拌和站设置场地平面布置图、拌和站组织机构及负责人公示牌、生产工艺流程牌、拌和站管理制度牌、安全生产牌和消防保卫卫生牌;
、设备配置要求
①拌和站人员配备需满足拌和站生产和管理需求,主要管理人员(站长、技术负责人、试验员、安全员)都是本公司自有职工。其中站长应具有二年及以上拌和站管理工作经验,技术负责人应具备试验工程师任职资格,且具有三年及以上试验工作经验。
②拌合站试验员、安全员、电工、电焊工、装载机司机、搅拌车司机、泵车司机、搅拌设备操作人员均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或持无效证件人员上岗作业。
③搅拌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生产能力满足设计要求;计量装置达到三仓式自动计量标准;拌和站配备满足混凝土生产需要的变压
搅拌站建站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