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年级语文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梁亮).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导学案上课班级五年级 1班课题 26 青山处处埋忠骨主备教师梁亮副备教师上课时间 2014 年 12月 22 日星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9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与自身小事例的比较,感受毛泽东的心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教学重点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教学难点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法运用朗读启发学法指导合作小组交流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不过,领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学生浏览课文标题,提出质疑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初学新课(初步探究) 1、自读课文,出示生字,生读,注意纠音: “拟”应读“n ǐ”,不要读成“yǐ”;“赴”应读“f ù”,不要读成“p ù”; “躇”应读“ ch ú”,不要读成“ zh ù”;“殉”应读“xùn”,不要读成“xún”。 2、提出不懂的生词,结合预习和全班讨论交流解决: 殉职:因公务而牺牲。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勋鉴: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鉴,审查,看;勋,功德,功劳。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多用于政界,文界。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听闻这个噩耗后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4、结合收集的资料简要谈谈抗美援朝战争和对毛岸英的了解,为学文作铺垫。学生默读课文,读准字音,明白新词的释义,再根据课文理解当时的情景,初步感受毛主席的悲痛心情。在创设情境和教师引导启发中,感悟文章真谛。引导释疑(合作学习) 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勾画出你深受感动的语句,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人物的情感。 2、集体交流: 可以通过谈感受和有感情的朗读表达: ⑴“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师提示:接到长子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作为父亲毛泽东他在想什么,你能想象他的神态吗,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⑵“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可联系交流的有关毛岸英的资料,了解毛岸英是经历了许多磨难成长起来的,毛主席对他要求严格,每想到这聚少离多的日子,作为父亲总有些心酸,但欣慰的是岸英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前三次的分离都平平安安回到了父亲的身边。这一次,儿子真的不能回来了吗?毛泽东感到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表现了毛泽东的无比悲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拿出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毛岸英的资料分组交流, 谈感受, 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心得体会。再次深切体会毛主席悲痛的心情通过自学课文, 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

五年级语文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梁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