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成华区初三模语文试卷.doc2018 年四川成都成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一、基础常识
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诓骗( ku ā ng) 田圃( p ǔ) 腻烦( l )ì 豁然贯通( hu ò)
B. 抽噎( y ē) 煞白( sh ā) 商酌( zhu ó) 格尽职守( k è)
C. 褴褛( l ǚ) 骸骨( h ái) 恣睢( su ǐ) 一气 呵成( h ē)
D. 荣膺( y īn) 藻饰( z ǎo) 阔绰( chu ò) 面面相 觑(q ù)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鼻边音、前后鼻韵、声调,正确为: A 腻烦( n ì), B煞白( sh à), D荣膺
y ī ng)。
考点 语言文字运用
基础知识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惟有慵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疲倦像涨潮一样,从他身体各处涌来,但他打起精神,不让这种令人窒息的疲倦把他淹没。
杨修对曰: “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搬师矣”。
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瘫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蒿荆棘中,成为鸟兽栖聚地。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字形的正确书写,正确为: A 庸碌; C班师; D坍塌。
考点 语言文字运用
基础知识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 有误 的一项是
A. 与城市阅兵式相比,朱日和训练基地上的阅兵式更具有视觉冲击力,这是 不言而喻 的。
B. 那时的她不明白:正是因为 不求其解 和贪多图快,才使他的刺绣水平难以取得突破。
C. 90 岁高龄仍坚持教学的申洋文教授备课细致、严谨。有时到了 吹毛求疵 的地步。
D. 校园画展上,同学们被一副山花图吸引,这幅 妙手回春 之作把大家带回融融春意中。
答案 D
解析
D 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 指医生医术高明。 A 不言而喻:不
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 B 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
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C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
差错。也指细致到繁琐,挑剔的地步。
考点 语言文字运用
基础知识
下列语句中 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开学第一课》节目里,董卿跪在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老人身边,带着崇敬的目光向老人提问。
余光中先生从事文学创作半个多世纪,他写一首《乡愁》在全球华人世界引起了强烈共鸣。
不仅成都大熊猫研究基地是大熊猫繁育科研机构,还是模拟大熊猫野外栖息环境的生态公园。
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让人终生难忘,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在演讲时倾注了真挚、热烈的情感。
答案 A
解析
B语意重复,去掉 “全球 ”; C关联词使用不当,应该将D句式杂糅, “ 的原因是因为 ”。
“不仅 ”放到 “成都大熊猫研究基地
”之后;
考点 语言文字运用
基础知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
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
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曰:杂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 有误 的一项是
A. 杂然相 许 许
四川成都成华区初三模语文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