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年份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考查方式填空填空填空分值 8分 8分 8分比例 % % % 一、近三年“古诗词默写”试题回顾 2009 年(试卷) 一、 4、古诗文默写。(共8分) (1)____________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 受任于败军之际. 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3) 《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4) 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次北固山下》), 王湾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明月”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2009 年(备考) ( 8分) (1)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陋室铭》中“,”两句话描写了“陋室”自然环境的清幽宁静。(4)古人常在诗文中表达自己的志趣。杜甫在《望岳》用“,”抒写自己勇于攀登绝顶的壮志;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与独爱莲之,”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2010 年(试卷) 。(共 8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_____________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早春景色。(4)牡甫《春望》中“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化无情之物为有情,抒发了感时伤世之情;李煜《相见欢》中“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是离愁”则化无形之情为有形,写出了亡国的哀思。 2010 年(备考卷) 。(共 8分) (1)烽火连三月, __________ 。(杜甫《春望》) (2) _____________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了游子漂泊无依的悲凉之情。(4)什么是永恒?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舍生取义的精神是永恒;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 , ________ ”无限奉献的情怀也是永恒 2011 年(试卷) 。(共8分) (1)________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 安广厦千万间, ______________!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自居易《观刈麦》中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样,写出了农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4) 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把这首歌唱得慷慨激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通过刻画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把这首歌唱得苍凉悲壮。 2011 年(备考卷) ( 8分) (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3)李白《行路难》中的“,”充分表达了自己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4)面对历史遗迹,诗人常常感慨万千。杜牧在《赤壁》中借“,”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包括课标规定的 34 首古诗词、 16 篇文言文中的重要句子。七上: 1. 孔子语录 2. 观沧海曹操 3. 次北固山下王湾 4.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5.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7. 夜雨寄北 李商隐 8. 泊秦淮杜牧 9. 浣溪沙晏殊
古诗文阅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