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ppt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8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页,共87页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首先,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
其次,心理学要研究心理和行为的活动 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
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
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2、内容(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
(2)对内部刺激的觉知
(3)对自身的觉知
二、意识的状态
1、可控制的意思状态
2、自动化的意思状态
3、白日梦状态
4、睡眠状态(特征)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一页,共87页
第二节:注意
一、什么是注意
1、定义: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
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特点(1)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的
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
而忽略了其余对象。
(2)注意的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
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
象上集中起来,即精神贯注,兴奋
性提高。
3、功能能(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3)调节功能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二页,共87页
二、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注意不同于意识。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
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
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
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三页,共87页
三、注意的分类
按照注意选择方向上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意志
努力的参与程度上的差异,我们可以将注意分成不随
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一)不随意注意
1、定义: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的条件: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刺激物的强度、新颖性、对比、运动和变化等。
(2)人自身的状态:
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经验等。
3、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四页,共87页
(二)随意注意
1、定义: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一直努力的注意。
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是在不
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特有
的心理现象。
2、引起的条件:活动的目的与任务
对活动的兴趣与认识
个体的知识经验
活动的组织
个体的人格特征及意志品质
(三)随意后注意
1、定义: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这方面
它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
在这方面,它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
2、特点:它既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
努力,因此有利于完成长期的、持续的任务。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五页,共87页
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一、生物节律
1、定义:人和动物的一些心理和行为会发生周期性的
变化,这些节律就称为生物节律。它是有机
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
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
视着时间的进程。
2、种类:一年
28天
24小时(日节律)
90分钟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3.64 MB
  • 时间2022-01-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