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中外教育史》函授复习资料题型: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一、中国教育史 、射御、书数。 :①学、思、行结合。学是求知的唯一手段,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深入地进行思考,最后要学以致用,行是目的;②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③因材施教,前提是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④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好学和乐学、不耻下问的态度,研究任何问题都要重视证据、尊重客观事实、避免主观成见。 ,鸿都门学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学校专以尺牍、辞赋、字画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内容,它打破了入学独尊的教育传统,这是教育的一大变革,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放鸟出笼再捉鸟,解开马的缰绳再去追捕,还不如不要放鸟、不要解开马缰,这样反而更容易。 : ①注意精神因素影响与陶冶。孕妇要“养心”, 多看悦目的东西,多听悦耳的声音,多想美好的食物,多诵诗书,多陈说礼乐; ②重视饮食影响与调摄,“割不正不食”,饥饱适中,多食清淡食品,戒酒,注意食物禁忌;③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居处简静,优雅、安静的环境,避免不利因素、噪音干扰;④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注意卫生保健,劳逸有节。我国古代胎教的方法有: ①监督法,主要用于宫廷,由太师、太宰等监督王后。②小劳法,孕妇参加一些轻微体力劳动或户外活动,活动筋骨,流通血脉;③瘦身法,孕妇控制饮食,使胎儿不过于肥胖。 6.《颜氏家训》中国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虽然之前有诸葛亮的《诫子书》、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和《赤子诗》、嵇康的《家诫》等家庭教育著作,但这些都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的理论。 606 年,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的形成。 ,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①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学前教育制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洋务官僚办的工业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城市手工业和农民家庭手工业的破坏,使不少妇女走进工厂,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承担已不适应。这便从经济上提出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要求。②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思想基础。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引起了思想文化领域的波动。地主阶级内部出现了部分开明的官僚知识分子,而后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提出建设学前教育的新主张,为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③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理论基础。鸦片战争后,进步的思想家、教育家关于改革教育的主张,为清末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产生作了理论准备。 ,梁启超在《论幼学》一文中强调了儿童教育。 10. 我国第一所幼稚园是湖北幼稚园, 1903 年,湖北巡抚端方下令拨官款, 在省城武昌阅马场创办幼稚园,开我国幼儿教育之先河。湖北幼稚园附设女子学堂,是中国幼稚师范的萌芽。户野美知惠任园长,是日本来华的最早的幼教工作者。她拟定了《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规定“重养不重学”的原则。幼稚园保育幼儿包括发展身体、开发智识、培养行为习惯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66 KB
  • 时间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