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古诗两首,认识诗中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心情.
4、默写古诗.
二、教学时数: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诗城"之美誉.(板书课题)
二、交流资料,知诗人、解诗题。
三、读诗认字,抓字眼、明诗意。
?
?
4。引导他们用查字典或和同学交流的方式搞清楚重点字、词的意思。
5、,引导学生读诗,体会诗中的重点字词。
6、。这首诗到底讲什么呢?同桌互相说说诗意。
7、.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呢?
8、指名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
四、创设情境,想意境、悟诗情.
1。诗人写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自己什么感情呢?
2。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独特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内化情感。
五、拓展背诵,指导写字。
1。同桌有感情地朗读诗,背诵诗。全班交流背诵情况。
?引导学生交流课外内容.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指导“诗"“帝"“岸”的书写。
六、完毕课堂,布置作业
1、默写《早发白帝城》
2、搜集李白创作的其他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2、指名复述古诗大意。
3、老师小结导入:李白归心似箭,两岸风景如画,他却无心欣赏,,老师要好好地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个地方的春天美景。 4、板书课题:《绝句》。(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揭题后讨论: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
简介杜甫: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三、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考虑: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光?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风光?(精品文档请下载)
四、练习填空,理解诗句的意思。
(1)在()内填入描写景物的词语。(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数量的词语.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五.分组读一读填入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l)“黄鹤”“翠柳”“白鹰”“青天”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2)请将4个数量词分成两类(实数和虚数
13古诗两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