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洁琼的教学设计
课题摘要
学科
语文
学段
低段
年级
二年级下册
单元
第八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程名称
《爱迪生救妈妈》
一、学习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
《爱迪生救妈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第八单元的一篇文章。围绕本单元“走进科技世界”这一专题,课文主要介绍了伟大的创造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扣人心弦,,我们都会为小爱迪生的聪明机智赞叹,同时也明白了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多动脑,善发现,就一定会有收获.
二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已根本成型,同时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概括才能,对学习内容存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往往发现个别孩子依赖性较强,不擅长考虑。本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对不同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得非常生动形象。我们可借此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
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故事曲折的情境和不同人物的心情,进而深化领悟爱迪生的聪明机智,从而受到熏陶,启发,培养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爱动脑、善发现、多动手的意识。
教学目的(含重难点)
1、通过朗读儿歌,复习稳固生字新词,会写“夸奖"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文中关键语句和词语,理解“直打滚、团团转、斥责、委屈、一溜烟"等词,感受妈妈的病情“急”和大家的“急"心理,并学会积累带“得”的词语.
3、理解“镜子聚光”的原理,领会爱迪生的聪明机智,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品读文中关键语句和词语,理解“直打滚、团团转、斥责、委屈、一溜烟"等词,感受妈妈的病情“急”和大家的“急”心理,并学会积累带“得"的词语.
二、教学环境选择
□简易多媒体教室 □交互式电子白板 □网络教室 □挪动学习环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使用说明
一、儿歌激趣,复习导入
1、稳固字词,重现故事: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爱迪生救妈妈》这一课,知道了爱迪生用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有一位小朋友也像爱迪生一样聪明,将课文内容编成了一首小儿歌,想读吗?
2、出示儿歌:
妈妈得了阑尾炎,
大家急得团团转。
爱迪生,救妈妈,
PPT课件
一溜烟,奔出门,
爸爸斥责真委屈。
捧回镜子把光聚,
恍然大悟众人夸.
指导朗读(提示:字音、节奏、语气、动作等.)
二、感受妈妈病“急”
1、引入:妈妈得了阑尾炎,到底有严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自由读第2、3自然段,找找最能表现妈妈当时病情危急的句子。
一天,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
2、交流反响
(1)理解“直打滚”
(2)引导想象: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妈妈……,听到了妈妈……。
PPT课件
(3)朗读指导.
三、体会大家心“急"
1、此时此刻,面对妈妈如此危急的病情,大家急得-—生:团团转
出示句子:
大家急得团团转.
变换句式:除了急得团团转,还能怎么说?急得怎么样?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出示:
大家急得 。
(2)拓展填词:
忙得______ 气得______
难过得______ 兴奋得______ ( )得______
2、引入:大家急得团团转,谁在急?(反响:医生、爸爸、爱迪生)师板书
3、默读2-4自然段,找找描写他们急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4、反响,重点交流关键语句:
(1)句一:
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理解“又急又气”(引导:爸爸啊,你在急什么?又在气什么?)
理解“斥责”(给“斥责”换个词?)
朗读指导
引读:面对爸爸的斥责,爱迪生怎么答复的呢?
(2)句二:
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方法了。不信您瞧!”
A、理解“委屈”(引导:你们有过委屈的时候吗?心情如何?爱迪生又在委屈什么呢?)
B、指导朗读.
(3)出示对话:
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方法了。不信您瞧!”
(合作读父子对话)
(3)句三:
比照出示: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
突然,爱迪生跑出大门.
比较两个句子,你喜欢哪句?为什么?(理解“一溜烟”“奔出")
四、领悟爱迪生的“聪明"
1、出示课文插图,观察:你们知道屋子为什么会变亮吗?
2、出示句子:
爱迪生让小伙伴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