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襄阳市长虹北路学校 郭 军
黄鹤楼简介
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
一说黄鹤楼因此得名;一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唐朝诗人崔颢曾有《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看过后甘拜下风,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黄鹤新楼于1984年6月落成,楼高5层,加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共高51.4米。
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
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忙来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诗名天下,特来求教啊!”“哪里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选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
赠孟浩然
(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厚情意。
自学提纲:
1画出古诗的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利用工具书 课下注释,理解诗意.
故人西辞黄鹤楼
故人辞行
岸边相送
我仿佛听到:
李白对孟浩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对李白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分析:
诗的第一第二句是以要远行的人---孟浩然---为中心,说明他要顺长江东下到扬州去。
“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
“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
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
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
开头两句被“烟花三月”这个鲜丽的意象感觉化了。赢得前人称此句爲“千古丽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