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 v v .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核〔批判地吸取〕]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根底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论成果:
①思想及其精华与活的灵魂
②理论及其主题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1、理解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
※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 .
. v .
4、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及认识规律对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根底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微妙
※1、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在此根底上,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的方法论。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方法论: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并不是否认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开展真理。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从认识的来源、认识开展的动力、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根底〞。
3、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最根本属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 .
. v .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什么是联系.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方法论意义:客观性——切忌主观随意性。多样性——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开展的各种条件。
※3、整体和局部的含义、关系及其把握二者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开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局部是事物的局部和开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重视局部作用。
4、系统的含义、根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
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根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部构造的优化趋向。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开展观
1、.〔即开展的实质〕
. .
. v .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开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nxzy51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2-01-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