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腊八节有什么习俗活动_腊八节传统习俗
腊月的来历
要说腊八节,首先就得说说什么是腊月。
农历的十二月一般称为腊月,而在古代,“腊”、“蜡”、“猎”三字相通,都有祭祀的含义,祭祀对于古人来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在一年当中的春夏秋冬四个大型祭祀活动中又以冬祭最为重要,人们往往会在一年当中的最后一个月将他们所猎获的猎物用于祭祀大典。早在先秦时期的《礼记》中就有记载说蜡祭是:“岁十二月, 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意思是说在一年中的第十二个月里,人们往往会将各种珍贵的物品用作对上天和祖先的祭祀活动,人们把举行冬祭又称为腊祭,所以举行冬祭的这一个月被称为“腊月”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腊八节便是腊月里在春节之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
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粥
腊八粥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也叫做七宝五味粥。腊八粥来自印度天竺。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的纪念日,俗称“腊八节”,在佛教中称“法宝节”。
现在吃腊八粥的习俗已非佛门所有,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农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
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腊八粥的配料,主料是米、豆。另外再加各种辅料,如枣、栗子、花生等。民间常见的是以八种配料煮粥,与腊八的“八”相应,寓意吉利。然而,许多地方的腊八粥配料并不局限于八种。
腊八粥营养丰富,具有健脾、补气、安神、养血等效用。然而。民间对腊八粥更是赋予了许多神奇的功效。
一是祈丰收、祈子。即将粥涂抹在果树花木之上,祈祝多产果实、枝繁花盛。在湖北,若有不结果实的果树,人们便用斧子在树上砍个口子,将粥涂在口子上,称为“喂树”,以此祈果。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二是增福、辟邪、避瘟疫。在河北张北,要将腊八粥涂于墙壁、树木、门环等处,以驱邪。
三是祛病。在湖北黄冈、新洲,人们认为此日为翻痢菩萨生日,吃腊八粥可免生癫痢。
四是驱寒。腊八粥温暖滋补,有较好的驱寒之效。在山西和顺。腊八粥也称“防风粥’,说是可以御寒。
吃腊八粥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户人家,老两口和一个儿子。老头是个勤快人,虽然年过六十。还是天天鸡叫起床,扫地攒粪;天明下地,精心耕耘,八亩坟园地年年五谷丰登。粮食囤年年装得冒尖儿。院里呢?树木成林,瓜棚遮天,菜豆鲜果,四季不断。一家人吃喝以外,还能换回不少银两,日子越过越好。衬里人问他,“你家种有摇钱树,日子过得恁舒坦?”老头笑笑说:“摇钱树,人人有,就是自己两只手。”
老太婆呢?也是个勤俭的治家人。一天三顿饭,精打细算,闲月吃稀,忙月吃稠。邻居们说:“您家囤尖缸流的,恁抠索干啥?,老太婆说:“一顿省一把,十年买匹马;丰年想歉季,饱时想饿时。老太婆不仅吃得俭省,穿得也节约。做件衣裳,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照样穿。一身粗布棉衣能干干净净穿十几年。年年丰衣足食,常常拿出余钱剩米,周济左右邻舍。又有人问:“您家业不大,咋会过得恁滋润,是不是藏个聚宝盆?”老太婆说:“聚宝盆,不算好,勤俭才是无价宝。”
腊八节有什么习俗活动 腊八节传统习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