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常见的松解部位定位方法
针刀常见的松解部位定位方法
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现:
1、疼痛
2、功能障碍
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软组织损伤的三大临床特点:
1、压痛:是诊断和判断疗效的法宝
2、结节:
a、团块状结节:如脂肪瘤。
b、颗粒状结节:如扳机指。
c、圆锥状结节:如肱骨外上髁尖处的山脊样结节。
d、条索状结节:如肌肉的起止点处结节。
e、不规则结节:如股骨大转子结节。
f、瓦片状结节:如臀部及股四头肌损伤。
(1):结节的好发部位:
1. 骨性突出点:如股骨大转。
2. 肌肉的起止点部位。
3. 高应力腱性组织点:如项韧带
。4. 肌肉与肌肉之间的交会部位。
5. 骨的游离端:如腰三横突。
6. 神经出口点:如臀上皮神经出口点
7. 关节连接处:如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时在膝关节内侧的结节点。
(3)穿行于椎A上方的肌肉软组织因劳损而出现痉挛,压迫了椎A引起供血障碍,如头后大小直肌损伤。
常见的治疗点:
1、C2棘突旁结节点;
2、下项线的筋结点;
3、相应椎间孔变小的棘突旁点;
4、C1横突尖点。
颈椎病:复习解剖:
1、C1横突是颈椎横突中最长的
2、C2横突是颈椎横突中最大的
3、C7棘突是颈椎棘突中最高的凡是最为突出的解剖部位,也是肌肉的应力集中点,是最易劳损的部位。
C1横突综合征:
1、头昏,头痛
2、耳鸣,耳聋
3、下颌关节紊乱
4、眼干,眼涩,眼球突出
5、三叉神经痛
6、太阳穴痛
7、面痛面麻
8、面肌痉挛,面瘫
9、牙痛
治疗用针或刀在横突尖松解
颈生理曲度改变:
1、生理曲度变直,其治疗点在C1 、C7横突尖治疗
2、生理曲度变大,其治疗点在中部颈椎棘突旁
3、C6-7棘突旁是颈椎病必做的两个治疗点。其原因:C7椎体位于颈椎与胸椎交点的枢纽部位,活动范围最大,最易劳损。
4、在后背酸痛,双肩胛带酸困时及上肢有麻木时,C7横突是其治疗点,其原因C7横突筋膜一旦劳损会牵连很多肌肉筋膜,因其上方有肩胛提肌、斜方肌、竖脊肌、冈上肌、头夹肌、颈夹肌、大棱形肌穿过,损时会出现上述肌肉劳损的相应症状。
5、肩胛提肌:主要功能是使肩胛骨内收,当肩胛提肌劳损时,会影响整个肩胛骨上附着的肌肉(如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的功能,产生相应症状,其治疗点多采用其止点(肩胛骨的内上角)
颈椎神经定位诊断:
1、环枢椎椎间隙变小:头昏、头痛
2、C2-3椎间孔变小:头晕、咽部不适、后背酸胀
3、C3-4椎间孔变小:颈痛,肩胛带酸胀,肩关节活动障碍
4、C4-5椎间孔变小:颈痛、肩胛带酸胀、上臂在肘关节下方10厘米以上部位酸痛
5、C5-6椎间孔变小:颈、肩、上肢酸痛伴拇指、食指、中指发麻
6、C6-7椎间孔变小:颈、肩、上肢酸痛,伴尺侧三个指头发麻治疗只在相应棘突旁用针刀治疗即可
正中神经卡压的症状:
1、中间三个指头发麻
2、或四个指头发麻 3、或5个指头发麻(C5-6,C6-7。同时卡压也可引起5指发麻临床少见)其原因:
(1)、旋前圆肌综合征:起于肱骨头、尺骨头、止于桡骨中上1/3与中下2/3交点处。
(2)、腕管综合症。
二病的区别:
1、旋前圆肌综合征的病例:拇指的第一指关节不能快速地运动,而腕管综合征则无此现象。
2、用手触摸肌腹,有无压痛结节等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特点。
3、看肌肉的动作,旋前圆肌损伤,前臂旋前时疼痛。
治疗:
针法:做肌肉的起止点、中点。刀法:旋前圆肌只做止点,腕管综合征只做起点或止点,不做中点。
肩周炎
肩周炎:
1、好发于50岁左右,又叫“漏肩风”
2、外伤原因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
3、在其他年龄段,多数为颈肩综合征
4、少数为肺尖部肿瘤引起
5、长期卧床肩关节废用而发作,多见老年人
肩关节的三个运动轴:
1、前屈、后伸;
2、内收、外展;
3、旋前、旋后(内旋、外旋)
患者需要解决的三个运动障碍:
(1)上举动作:治疗部位为肱骨大结节、肩胛骨内上角。
(2)搭肩动作:主要治疗点为喙突、肱骨大结节点
(3)后伸摸背动作:治疗点为盂下结节、肱骨大结节点、肱骨小结节点、喙突点
肩周炎共有5个治疗点:
1、肩胛骨内上角点:肩胛提肌
2、大结节点: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3、小结节点:大圆肌
4、喙突点: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
5、盂下结节点:肱三头肌长头
针刀常见的松解部位定位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