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张巷村村庄规划基础资料汇编——终结版.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张巷村村庄规划基础资料汇编——终结版.doc凤台县丁集乡张巷村村庄规划( 2013— 2030)基础资料汇编
1
基础资料汇编
凤台县丁集乡张巷村村庄规划(2013— 2030)
目 录
—、地理位置
二、 历史沿革 2
三、 自然特征 2
四、 资源情况 2
五、 行政区划 2
六、 人口概况 2
七、 土地利用现状 3
八、道路交通设施 九、居民点分布
十、现状建筑质量 3
十一、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4
十二、基础设施 十三、社会经济概况
凤台县丁集乡张巷村村庄规划( 2013— 2030)基础资料汇编
2
张巷村(2010年)土地总面积
一、 地理位置
丁集乡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位于凤台县城北约 18公里处,东邻淮南市潘集区芦集镇,西接顾桥
镇,北邻关店乡,南面接壤城北乡、桂集镇。省道凤蒙公路由南向北贯穿全乡,另有连接三大煤矿的潘张铁 路煤炭专线过境。
张巷村位于凤台县城西北 18公里,距省道凤蒙公路 2公里,靠近镇区,镇区有村村通道路直达张巷村, 区位、交通条件优越。
二、 历史沿革
丁集乡地区区划开始于唐代,古称响林铺和岱庵村。古址在今丁庄村张铺,在清代的时候北迁至现今的 所在地,因丁氏人口居多所以改称为丁家集。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版地图》上丁家集改称为丁集。
从古到今丁集就是凤台北部五大集镇之一,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丁集始终隶属于凤台, 但是疆域境界多有变化。
1948年党在丁集建乡属于介沟区,一九四九年凤台县城解放后属于白塘区,一九五零年丁集设区下辖关 店、武集、高皇等十五个乡。
1956年丁集撤区,丁集乡属于顾桥区, 1958年9月改称丁集人民公社。
1983年3月丁集再次设区,改人民公社为丁集乡政府,下辖丁集乡、关店乡、大兴乡、武集四乡。
1991年撤区并乡,关店并到丁集乡; 1997年由于群众上访,丁集乡又被分开为关店、丁集两乡。
三、 自然特征
张巷村境内主要水体有张巷大沟。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埋深 ,局部不到1米,属淡
水,宜人畜饮用及灌溉。
张巷村地处淮北平原农业区,地属中纬度,海拔在 18-20米之间,地面平阔,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
平均坡降为万分之一。
张巷村地处淮河中游,是冷暖空气交汇频繁的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梅雨 季节明显,无霜期较长;春温多变,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干燥,四季分明。
一般年份,春雨适中,夏雨集中,秋雨偏少,通常夏季以 7月降水量最多,冬季以 12月份最少;日照率
为52%季风气候明显,全年最多风向为偏东风,冬季多东北风,春季偏东风为主,夏季西南风为主,秋季多 偏北风。
四、 资源情况
1、 农副产品资源
农作物:粮食有小麦、水稻、黄豆、甘薯、玉米;油料:油菜、花生、芝麻等;
经济作物:棉花、黄红麻等; 蔬菜:黄豆芽、白菜、萝卜、胡萝卜、菱、葵、葱、蒜、韭、葫荽、芥、
青椒、茄、黄瓜、冬瓜、南瓜、西瓜等;
野生植物:槐树、刺槐、杨臭棒、梧桐、苦栋、水杉、枣树、苦树、桃树、梨树、乌等。
2、 动物资源
家畜:黄牛、水牛、乳牛、马、驴、骡、猪、羊、兔、狗等;家禽:鸡、鸭、鹅、鹌、鸽等;
水产:河蟹、毛蟹、团头仿、沟鲶、银鲫、青虾、甲鱼等;

张巷村村庄规划基础资料汇编——终结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sjj
  • 文件大小192 KB
  • 时间2022-01-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