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发病于成年人,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很少见,内痔早期的症状不明显以排便间断出鲜血为主,不痛,无其他不适,中、晚期则有排便痔脱出、流粘液、发痒和发作期疼痛,外痔可看到肛缘的痔隆起或皮赘,以坠胀疼痛为主要表现;混合痔兼有二者的特征。
痔疮是肛肠科最常见的疾病,根据发病的部位,临床把痔疮分为外痔、内痔、混合痔三类。发生在肛门齿状线以下肛管部的称为外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上直肠部的称为内痔,发生在齿状线上下连合成一个整体兼有内外痔两种特征的称为混合痔。临床又根据痔的形态,将痔疮环状生长的称为环痔或花圈痔
痔疮的症状
(1)便血:无痛性间断性便后出鲜血是其特点,是内痔和混合痔的早期症状。病人常在便池中滴入鲜血或便纸上发现染血。重者为喷射状,可因排便时用力过猛擦破黏膜引起,便血可自行停止。便秘、粪便干硬、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是出血的诱因,如长期出血可导致贫血。
(2)脱出:内痔或混合痔发展到一定时期(第二、三期)即可脱出肛门外,多先有便血而后脱出,待脱出体积增大时,逐渐与肌层分离,排便时被推出肛门外。;重者需用手方能回纳,否则脱出的痔块可被嵌顿。由于脱出的痔块不断地变大和脱出,肛管括约肌收缩力逐渐减迟,以至病人行走咳嗽等增加腹压时就能脱出。
(3)疼痛:单纯性内痔无疼,少数有坠胀感。当内痔和混合痔黏膜受损感染时或血栓形成时即感疼痛,疼痛常与大便不尽感同时存在。内痔和混合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局部疼痛剧烈。排便、走、坐、咳嗽时均能引起疼痛。
(4)瘙痒:内痔晚期,痔块脱出及肛管括约肌松弛,常有黏液分泌物流出而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甚至皮肤湿疹,病人极为难受。
虽然痔疮有多种类型,不管是内痔、外痔、还是混合痔,对身体的危害都很大。
从短期来看可造成肛门功能失常、导致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引发妇科疾病、易致植物神经紊乱、皮肤湿疹、掩盖直肠癌。
1、肛门功能失常久病不愈,一方面导致肛门挛缩,排便困难;另一方面侵犯括约肌,易导致肛门失禁。
2、导致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肛门脓肿、肛门感染一旦形成,产生出血症状,细菌、毒素、脓栓就容易侵入血液引发败血症,毒血症、浓毒血症。
3、引发妇科疾病由于肛门和阴道接近,痔疮出血或发炎往往会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引发妇科炎症。
4、易致植物神经紊乱可引起腰部、骺骨、股后部位疼痛,还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反射性功能紊乱。
5、皮肤湿疹由于痔块脱出导致括约肌松弛,黏液流出肛门外刺激周围皮肤,易导致瘙痒及皮肤湿疹。
6、掩盖直肠癌。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直肠癌的误诊率在70%-%之间。痔疮与直肠癌最突出的相似症状就是便血,不少人把肠癌的出血当作是痔疮出血,结果延误治疗时机,等到去就医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其实,在现有医疗条件下,许多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如果能够早诊断、早治疗,治愈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诱发痔疮的因素
祖国医学通过长期的临床经验,总结出痔的发病原因,不单纯是局部因素,更主要的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加之外感、内伤、六淫、七情等因素所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不节:易生湿积热,湿热下注肛门,使肛门充血灼痛,引发痔疮。
2、劳累过度:久坐则血脉不行,久行则气血纵横。瘀血流注肛门而生痔疾。
3、便秘:久忍大便,大肠积热,是痔疮发病的一个原因。
4、久病:久泻、久痢、久咳,易使气血亏损,气虚下陷。
5、感受外邪:感受寒邪、热邪均可发生痔疾。
6、妇人妊娠、月经不调:易致关格壅塞,经血流溢渗漏于肠,诱发痔疮。
7、遗传因素:《薛氏医案》中有“痔疮之症或禀受胎毒或母腹中受热也。”
8、情志因素:气血侵入大肠,结积成块,易生便血。
9、房事过度:《诸病源候论》中有“诸痔皆由伤风、房室不慎所致。”
10、脏腑虚弱:加之外感风湿,内蕴热毒,而致气血下坠。
痔疮最钟情哪些人?
1、蹲厕看报
在蹲厕排便时爱看报纸,不卫生不说,若看到情节精彩之处,排便完也不起来,长此以往自然会使直肠静脉长时间受到挤压,从而诱发痔疮。
2、久坐不动
长时间保持坐姿,特别是坐在软座上时,腹部血流速度会减慢,下肢静脉血不能回流,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在这种情况下,直肠静脉丛容易发生曲张,导致血液淤积,最终形成一个静脉团,这就是痔疮。
3、暴饮暴食
习惯性暴饮暴食,加上经常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白酒、辣椒、芥末)等。很易导致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腹压增加而导致痔疮。
4、妊娠孕妇
子宫静脉与直肠静脉相通,子宫随胎儿增大而增大,增大的子宫压迫静脉,造成静脉血回流受阻、瘀血。再则孕妇活动减少,胃肠蠕动变慢,大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其中水分易被吸收,使大便成块、硬结,造成便秘,从而加重静脉瘀血程度,以致肛门处静脉血管扩大增粗,扭曲成团,出现破裂、出血、疼痛等
痔疮的症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