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古诗赏析观沧海曹操,。,。,。,。,;,。,。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这首诗统领全篇的是一个“”。作者的视线是由及。 3、试分析作者都“观”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 、请你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的手法和表现的情怀入手,赏析这句诗。 5、“水何澹澹”的“何”字体现了作者面对大海的惊奇和赞叹,因为他看到了山岛,树木的,波浪的(填上合适的形容词即可)。 6 、有人说这首诗在写景方面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试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7、按要求填写原诗的语句。(1)总领全诗的诗句是。(2)诗人登临碣石的目的是。(3)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4)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5)诗中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答案】 1、这首诗写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2、观远近3作者着力描写了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和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 动静结合,互相映衬,描绘出辽阔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4、这是诗人的想象之景,他用大胆的夸张手法,向我们展现了大海包容宇宙万象的壮阔,表达了诗人统一中国, 建功立业的伟大理想。 5、高耸、葱郁、汹涌。 6、这首诗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是实写,后四句是虚写。前六句实写,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显示大海的宏伟辽阔和惊人的力量。后四句虚写,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暗含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一统天下。这十句虚实相间,表达作者的博大胸襟和抱负。 7、(1 )以观沧海( 2) 观沧海( 3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诗的首句点明了送别之地和友人赴任之地,从诗句看这两处地理形势,分别之地是,赴任之地是。暗含了作者的情感。 3、解释下列句子中黑体字: (1)辅三秦(2)宦游人(3)比邻(4) 无为在歧路 4、“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句中“无为”的意思是什么?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任选角度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联。【答案】1、通过对别离赴任友人的宽慰与劝勉,表达了对友情的豁达态度。 2、崇山峻岭偏僻遥远牵挂担忧。 3、(1)辅佑、护卫;(2)出外做官; (3)紧靠、挨着;(4)不要。4、不要,无须。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怀。 5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好像近邻一样。这两句诗不但慰勉了友人,表达了真挚的情意,而且与一般的送别诗不同,表达了诗人的豁达胸襟。【作者简介】王勃( 649 或650 ~676 或675 年) ,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 今山西河津) 人。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杨花落尽子规啼”中运用了哪两个意象?有何作用? 2、“闻道龙标过五溪”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3、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表达效果。答案:1、
七上古诗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