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医养结合模式地现状及发展.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word
word
2 / 8
word
中国“医养结合〞模式现状与开展综述
摘要
为了解国内医养结合研究动态,文章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主要从必要性与意义、模式、实施困境和开展对策四个方面展开。通过研究发现,学界普遍认为,就我国老龄化现状、家庭变迁、老年人实际需求而言,医养结合势在必行。目前主要存在四种运行模式,即内设模式、转化模式、合作模式、输出模式,从国际开展经验来看,输出模式是我国未来探索的重点。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理念、制度、政策、人才等制约因素,在实践中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从供应主体、顶层设计、服务延伸、队伍建设等方面进展突破。今后研究应更加重视方法的综合、多元视角的引入以与研究内容的延伸。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综述
人口老龄化与其所伴随的健康问题对现行养老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传统居家养老与医养别离的机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需求。对我国局部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而言,除生活供养外,更需要医疗保健的照顾,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在老年人照顾方面,养老联手医疗服务已成为政策倡导的趋势。近几年来,随着政策推动与局部地区的实践探索,学界对于医养结合的关注越来越普遍。
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研究的现状
国内关于“医养结合〞这一概念的研究是在“健康老龄化〞理念的推动下开始的,针对人口老龄化开展趋势与其对经济社会开展、老年人健康所带来的影响。1995年10月,在全国老年医疗保健与社会开展研讨会上,邬沧萍教授以《健康老龄化的科学含义和社会意义》为主题作了会议报告〔耿爱生、杨文娴,2014〕,认为“健康老龄化〞不仅是一种医疗保健目标,更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应当从社会学的角度加以诠释〔邬沧萍、姜向群,1996〕。此后,诸多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关注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养老模式之间的关系。X宏〔2005〕认为,养老模式是影响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关键因素,经济与生活均独立的老年夫妻有最明显的健康优势和主观幸福度优势,而依靠子女供养或政府补助的独居养老模式对老人健康和幸福最不利。王德文
word
word
2 / 8
word
〔2004〕、吕林〔2011〕等人认为,社会养老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明显劣于家庭养老的老年人。另一方面,生活自理与否是影响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家庭养老〔段小刚,2012〕,反之如此机构照顾需求更大〔X红,2009〕。正是在此研究的启发下,学界对于“医养结合〞这一结合老年人养老服务与健康照顾的研究主题逐渐明确。针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功能的变迁〔即家庭小型化导致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郭东等人〔2005〕认为,只有向社会化养老过渡,引入“医养结合,持续照顾〞的理念,才有可能应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其研究是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研究的萌芽,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与全国各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突破性尝试相比,相关研究并没有得到学界的重视。2005-2009年,该主题的研究零星在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文献中提与,并未作为专题进展研究。
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研究的内容
对于医养结合的内涵,学界的分歧点主要是在“医〞“养〞所指涉的具体服务内容与其关系的差异上。局部学者认为,医养结合是医疗资源融入养老领域,应该以养为主、以医为辅〔沈连法,2015〕;而局部研

医养结合模式地现状及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xmckate6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