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v .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图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图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图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图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谈判:"双十协定"
2、战爆发:1946 进攻中原解放区
3、揭开进攻序幕: 挺进大别山
4主力决战 ①辽战役 解放东北
②淮海战役 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根底
③平津战役 解放华北
5胜利:渡江战役,解放,国民政权倒台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图
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建京铁路。詹天佑设 计出"人〞字形路轨。1909年,京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 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制出纯 碱,还撰写"制碱"一书。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海国图志",强烈批判闭关锁国政策,对封建顽固派自甘落后,把西方科技视为"奇技淫巧〞的愚昧言论,加以猛烈抨击。 认为"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 .
. v .
——"天演论"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观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鼓励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以四书五经为教材,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 思想文化 才。这样培养的人才,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一些较为开明 的官员,主学习西方,改革教育。创办了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 第一所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 办说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辛亥革命以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大学。洋务派大臣之洞,奏请停顿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 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结构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