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会计.pdf总序 80年代初开始,中国人民冲破了长期的自我封闭状态,勇敢地向世界敞开了大门。“走向世界市场”,已成为有战略远见的企业家们的实际行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的开放度日益扩大。国际上一般用一国进出口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经济开放度,按照这一指标, 1995 年我国经济开放度已经超过了40%。这就是说,我们不仅消费着约占国民生产总值20%的外国商品,我们还有约占国民生产总值20%以上的产品的实现依赖于世界市场。中国经济已经日益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与此同时,国际贸易、国际融资、引进外资、对外投资等国际商务活动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呈现出与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时不同的特点。虽然“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并不太平,但是和平和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随着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深入发展,各国的经济日益国际化了。所谓经济国际化实质是市场的自由化和国际化,从一国的角度看,其主要特征:一是市场高度开放,国内市场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即没有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分,而只有世界市场的国内部分和国外部分之别,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实际上合二为一;二是产业的全面开放,无论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向世界开放,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关税、配额等保护贸易措施降至最必要的水平,本国产业依靠竞争获得发展、提升的动力;三是投资领域的自由化和国际化,国外资本和国内资本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投资,外资享受国民待遇,同时本衡。可见,经济国际化实际上就是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的高度融合。应该说,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不断扩大,经济国际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如果说,在80年代我们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时,议论得最多的是怎样扩大出口、怎样吸引更多的外资,以及怎样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的话,那么,在经济国际化更加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注重市场开放、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迎接经济国际化的挑战。因此, 了解并掌握有关国际商务的新理论、新情况和新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什么是国际商务?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跨国界做生意,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要走出国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比如,开展国际贸易,就必须熟悉贸易环境、贸易政策,了解商贸惯例;进行跨国投资,就要懂得融资手段,擅长经营管理,善于规避风险;遇到贸易或投资方面的纠纷,还要能够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国际商务活动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因此,商务语言的运用、商务谈判的技巧、营销方式的选择,都是成功的国际商务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我们主编的这套《现代国际商务丛书》,就是为了使广大读者特别是企业家,系统掌握有关国际商务活动的知识,以适应我国扩大开放,更广泛、更全面地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这套由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中青年教授撰写的丛书,具有以下鲜明特色:(1)重视国际商务环境的分析,即把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以及跨国经营等放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使读者能从宏观的视角、从整体上把握国际商务活动的规律。因此, 本丛书十分重视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2)重视对国际商务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和新知识的介绍,如对部门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现象的分析,对最新营销方式的介绍,等等。(3)重视对国际商务经营实务的介绍,向读者提供实际的操作知识,使本丛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另外,在行文上力求简明、通俗,深入浅出。当然,本丛书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上述特色,只有让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来评判了。洪银兴张二震 1996年2月于南京国际商务会计第一章世界典型会计模式尽管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业已推进了会计的国际化,但会计的国际差异依然存在。如同任何事物一样,会计也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会计的环境因素包括教育、文化、政治、法律及经济等诸多方面。各国会计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会计的特殊性。可以说,世界上有多少国家或地区, 就有多少种会计模式。所以,如何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会计模式的归纳和划分, 确是件困难的事情。本章按会计目标将世界会计归纳为六大理论模式,并就几个典型的实践模式的基本特征进行讨论。一、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条件。会计与其他商业活动一样,很大程度上属于文化范畴,也就是说,会计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并反映特定的文化特征。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所谓环境,就是指被研究系统之外的、对被研究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显然,环境具有相对性,即某一系统的环境,往往又以其他系统为环境。会计环境就是指会计系统之外的并对会计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如果把会计环境看作一个系统,那么,该系统即是由诸多彼此相对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因素构成的。想要一一列举这些具体因素,几
国际商务会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