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六盘水市第六中学 何祥芳
【教材分析】
《虽有佳肴》是新改版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篇课文,是整册书的第三篇文言文课文,结合本单元教学目的和初一新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特制订此教学设计。(精品文档请下载)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六盘水市第六中学 何祥芳
【教材分析】
《虽有佳肴》是新改版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篇课文,是整册书的第三篇文言文课文,结合本单元教学目的和初一新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特制订此教学设计。(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目的】
一、知识和技能目的:
1、引导学生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根本内容。2、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过程和方法目的:
1、引导学生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2、让学生运用“留、补、删、换、调”的翻译方法,理解课文大意。
三、情感和态度目的:
引导学生联络实际,让学生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根本内容,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预习】
1、查阅有关资料,理解《礼记》、《学记》的有关知识。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读课文2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采用提问问题的方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自然而然转入文学常识。
同学们,你有没有听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话,那你知道这句话是出自哪本著作的吗?(师答:《学记》)(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感知课文(采用不同的方式阅读,但每一次读要到达不同的目的)
采用把戏繁多的朗读,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语感,丰富文化底蕴)
1、一读课文(个人读),读准字音.
虽有嘉肴( ),弗( )食,不知其旨( )也。
知缺乏然后能自反( )也,知困然后能自强( )也。
故曰:教学相长( )也。
《兑命》曰:“学( )学( )半。
2、二读课文,读出韵味。
(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在掌握字音和节奏的根底上,全班大声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美。)
3、三读课文,理解字词。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朗读并结合注释和参考书,理解重要字词,并在掌握重点字词的根底上,让学生进展文言实词归类。)(精品文档请下载)
通假字: 兑命 兑:通:“说”,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古今异义词:
(1)、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用意,目的)
(2)、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3)、然后能自强。(古义:自我勉励;今义:到)
一词多义:
(1)、其
弗食,不知其旨也(代词,指“佳肴",美味的菜)
弗学,不知其善也(代词,指“至道”,最好的道理)
其此之谓乎(表示揣测)
(2)、学
教学相长(学习) 学学半(教)
4、四读课文,读懂文意.
介绍“留、补、删、换、调”翻译方法,小组根据方法结合重点字词翻译原文。(两三句重点句,抽学生答复,检验学生是否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racyx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