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激励与积极心态
一、激励的认知—认知篇
1、为什么需要激励
内在
提高员工士气
减少员工流失
增强企业的绩效
外在
增强店铺的形象
增加顾客的满意度与信心
传递企业的文化,实现顾客的忠诚
“用兵之法,教戒为先”
先心后智心智激励
点石成金
两手抓
潜能与显能
罗森塔尔效应: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八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关键词:重复
先分后合、激励有方
先个体后群体
先分别后综合
案例:韦尔奇亲笔信
二、激励的原理—理论篇
激励理论
需要层次论
双因素理论
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强化理论
需求层次论----马斯洛《人类动机理论》( 1943)
生 理
安 全
社 交
尊 重
自我实现
层次理论的启示
针对不同的需要实施激励
不能永远使用同一种激励方式
了解下属是关键
问题清单法
对抱怨的分析
问卷法
问题清单法
他的社会地位如何?他内向还是外向?
他是否喜欢和他人接触?喜欢和哪一类人接触?
他是否经常想表现自己或表现得超越自己?为什么?
他是否肯定自己,如果不是,为什么?
他是否工作主动?是否有创造力?是否有挫折感?是否有压抑感?
他是否有任何情绪?这些情绪如何表现出来?是由什么造成的?
在其工作和私人生活中他想寻求什么?
他和什么人在一起比较自由自在?他原来对你有过什么误解没有 ?
他有没有干扰其工作的个人问题?这些问题如何影响他的工作?
需要哪些额外的资料来了解他?上一次加薪后他是什么反应?
他是否能与你开诚布公地讨论?他是否对你有信任感?
对抱怨的分析
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激励、保健因素理论》-1959
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
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
工 资
监 督
地 位
安 全
工作环境
政策与管理制度
人际关系
工作本身
赏识
提升
成长的可能性
责任
成就
期望理论--佛隆《期望理论》(1964)
M = V×E
M——激发力量。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内部潜力的强度。
V——效价。指某项活动成果所能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的大小,或者说是某项活动成果的吸引力的大小,其变动范围在-100%或+100%之间。
E——期望值。指一个人根据经验所判断的某项活动导致某一成果的可能性的大小,以概率表示。
公平理论--亚当斯《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1965
OP——对自己报酬的感觉
Oa——对别人所获报酬的感觉
IP——对自己所作投入的感觉
Ia——对别人所作投入的感觉
OH——对自己过去报酬的感觉
IH——对自己过去投入的感觉
Op/Ip=Oa/Ia或Op/Ip=Oh/Ih
当行为的结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
要针对强化对象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
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及时给予强化。
及时反馈。
原 则
强化理论---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1956
员工激励原则
及时原则
公平原则
个性原则
物质精神相结合
正负激励相结合
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盯结合
外在激励与自我激励相结合
三、激励的技巧—应用篇
1、思想激励
2、行为激励
1、沟通中的行为激励
2、执行中的行为激励
3、授权中的行为激励
仔细观察影片中的人物沟通中的激励方式方法,有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
3、目标激励
司华伯的目标激励
三个泥水匠与目标激励
某企业的目标激励
目标是多层次的
目标要具体、难度要适宜
目标必须是和员工需求紧密联系的
目标要合理——SMART标准
4、培训激励
赋予培训的意义
培训的差异化
常见的培训激励方式
某行为业的百万圆座会议
某XX商学院的运作模式
5、榜样激励
1960年4月:余秋里“向铁人王进喜学习、致敬,人人争当铁人”
1963年3月:毛泽东:“学习雷锋好榜样”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
……牛玉儒、任长霞等等
时代需要榜样,时代造就英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6、制度激励
制度是文化的载体
以人为本的制度是正激励
以制度为本的制度是负激励
文件是远在存发展的第一方针
7、绩效激励
绩效管理改决的对象
绩效管理的激励原理
绩效管理的激励手法
8、文化激励
价值观
推进系统
形象、
员工激励与积极心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