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轮胎通用技术条件》
《摩托车轮胎通用技术条件》
《摩托车轮胎通用技术条件》
Q/ZS
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ZSJY 62-2006
代替Q/ZSJY 62 -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
轮龟裂等缺陷。
4。3 轮胎外胎物理机械性能
轮胎外胎物理机械性能见表2.
表2 物理机械性能
序号
项目
指标
1
邵尔硬度,A
60±5
2
扯断强度应,MPa
≥16
3
扯断伸长率,%
≥400
4
300%定伸强度,MPa
≥8
5
永久变形,%
≤25
6
阿克隆磨耗,cm3/1。61km
≤
7
耐臭氧 (臭氧浓度50pphm,温度40℃,拉伸20%)
3h
目视无裂纹
8h
不断裂
8
老化系数(100℃×48h)
≥0。68
9
100℃×48h老化后拉伸强度下降率,%
≤32
4。3。2 附着力
外胎的胎面与帘子布层附着力应≥ kN/m,轮胎外胎的帘子层间附着力应≥7 kN/m.
轮胎内胎的物理机械性能
轮胎内胎物理机械性能见表3。
表3 轮胎内胎物理机械性能
检测项目
指 标 要 求
A类
B类
断面>3.00
断面≤3。00及小轮径
断面〉3.00
断面≤3。00及小轮径
扯断伸长率,%
≥500
≥500
≥500
≥500
接头拉伸强度,MPa
≥
≥
≥3.4
≥
热拉伸变形率,%
≤25
≤28
≤35
≤35
老化拉伸强度下降率,%
≤10
≤10
-
—
气门嘴胶座与胎身粘合强度
≥3。5kN/m
≥400N
≥300 N
≥300 N
外观
.1 胎面磨耗标志
每条轮胎外胎应沿周向等距离地3个以上能观察到花纹沟的剩余深度为0。8mm的标志(当轮胎花纹磨至胎面磨耗标志时,不得继续使用)。且标志应正确、清晰,不易脱落。
内胎外观应符合GB/T -。
4.5。3 轮胎外胎不应有各部件间脱层、海绵状、钢丝圈上抽和断裂、多根帘线断裂、胎里帘线起褶楞和胎冠出胶边帘线等严重影响使用寿命的缺陷。垫带外形不应有残缺和带身裂开.
.4 轮胎外胎的根须长度应<1mm。
《摩托车轮胎通用技术条件》
《摩托车轮胎通用技术条件》
《摩托车轮胎通用技术条件》
4.5.5 轮胎外胎和垫带的其他外观应符合HG/T 2177-1998的规定.
5 检验规则
5。1 出厂检验
5.,检验合格后应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
5。 .1、4.1.2、、。
。3 出厂检验未检项目,制造厂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报告,并保证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入厂检验
.1 入厂检验由验收方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厂。
5.2。2 。1、4.1。2、4.3。2、4。5。
5。2。3 入厂检验GB/T 2828.1-2003规定的正常一次抽样方案进行,其检查水平(IL)为II级,接受质量限(AQL)为1.
《摩托车轮胎通用技术条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