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汉语国俗文化词语的教学方法.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汉语国俗文化词语的教学方法在汉语词汇系统中,有一类词语具有较为明显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往往被称为国俗文化词语。对这类词语的教学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 ,在对外汉语教学所涉及的国俗文化词语中,物质文化词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包括饮食、器物、服饰及一些跟风俗习俗有关的日用品词语等,其中又以饮食类词语居多。这类词语采取翻-译法和注释法,有时难以准确传达出其形状和特点。“实物图片展示法”是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一类词语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筷子、砚台、毛笔、旗袍、毽子、中国结、书法、篆刻”等词语时,老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示实物或图片,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例如,如何正确使用筷子、如何使用毛笔、如何研墨、如何编织中国结等等。尤其是在海外对初次接触汉语的零起点学员进行教学,这些直观的实物道具可以起到一目了然的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形容书法笔势的词语“龙飞凤舞”时,就曾给学生展示了一些草书和狂草的书法作品和图片,学生们立即就明白了这个词语的意思。实物图片展示与亲身体验在教饮食类文化词语时最能发挥作用,如“粽子、饺子、月饼、元宵、春卷”等词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带领学生到超市去看一看或者到饭店去品尝这些中国特色食品。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组织学生包饺子、包粽子。再如中国菜的名字,其字面意义与实际内容有一些差别,翻译也很难达意。如果将课内教学与课外任务活动结合起来,则有助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例如留学生一开始接触到“宫保鸡丁、木须肉、麻婆豆腐、古老肉”等菜名时,往往有些疑惑。教师在教这些词语时,也可以先展示这些菜的照片,然后让学生去中国饭馆学习点菜,亲自尝尝这些家常菜的味道。当他们看到这些菜并吃过以后,就完全明白了,甚至后来还会评价哪家饭馆的中国菜最地道。可见,在汉语为母语的环境中进行文化词语的教学,要善于利用实物展示和亲身体验的便捷条件, 充分发挥这种语言环境上的优势。学生在汉语为非母语的海外环境中学习汉语,有时实物展示和亲身体验会有一定困难,则可以利用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这些物质文化词语的印象。 、图、文、像并用,使学生从听觉和视觉多方面直接获得语言信息,在语言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学生这样获得的知识往往更加直接,印象也更加深刻。在文化词语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文化词语涉及到中国自然地理、名胜古迹、节日习俗、人情往来等,都可以借助声像、电影或动画-等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例如有的老师在教“京剧、梅兰芳”等专有名词时,就给学生放一段梅兰芳京剧演唱视频,学生看完后,不仅体会到了作为中国国粹之一的京剧“委婉动听”,而且对“梅兰芳是京剧表演大师”有了切实理解,甚至对“脸谱、花旦、青衣、兰花指”等文化词语的意思也有了准确了解。再如《新实用汉语课本》第 2册第 20 课有这样的对话: 王小云:你知道吗?今天晚上听中国民乐。它跟西方音乐很不一样。林娜:我知道,中国民乐主要是用民族乐器演奏的中国音乐。刚来的时候我不太习惯听民乐,可是现在我很爱听。王小云:你喜欢听《春江花月夜》吗? 林娜:啊,《春江-花月夜》美极了。我已经买了这个乐曲的光盘,今天还要再买一些,给我的朋友寄去。这段对话里涉及两个关键的

汉语国俗文化词语的教学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6-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