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眉. 页脚.. 乌海市气象局“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气象事业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公共安全和人民生活的科技型基础性公益事业。按照自治区气象局“十二五”规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做好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计划,对于贯彻和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开发和利用乌海地区的气候资源, 实施好气象防灾减灾, 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安全和人民生活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满足上级气象部门总体要求、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的要求、满足乌海市气象事业快速、持续发展的要求,编制本“十二五”发展规划。一、基础设施现状与需求分析 1 、乌海市基本情况乌海市于 1976 年建市, 是一座新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 全市总人口 50 万人方公里,黄河穿市而过,流经乌海 105 公里。乌海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经过 30 年的开发建设, 初步建立起以煤炭、化工、建材、特色冶金、机械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工业经济体系和以蔬菜、水果及深加工为主的城郊型农业体系。乌海市的发展目标是: 工业方面,加快高载能完善配套,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争取建设内蒙古的重化工业基地; 农业方面,建设以乳肉、蔬菜、葡萄为支柱产业的高效特色农业; 城市建设,兴建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山水园林生态绿洲型城市;打造内蒙古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目标; 第三产业的目标是,建设包括人流、信息流、. 页脚.. 内的小三角服务中心,形成投资在周边、消费在乌海的局面。 2 、局内基本情况全局在职干部职工 51人, 包括公务员 8名, 事业编制 43名。科室机构:经区局批复成立的有办公室,业务科,气象台, 民航气象台,后勤中心。根据服务地方的需要和区局要求组建的机构有:科技服务中心, 生态监测中心, 决策服务中心, 人影办, 法制办, 防雷中心、防雷工程公司。目前的业务服务范围:预报、测报、民航气象、科技服务、影视广告、雷达、人影、生态、防雷防静电检测和审、检、验。 3 、地方对气象的需求从传统气象业务的角度来看,地方对气象的需求不多。作为典型的工业城市,乌海市的国土面积比旗县还要小,仅有耕地 10 万亩,农业产值所占比重仅有 1% 。从可能形成气象灾害或气象衍生灾害的自然条件来看,降水量少,雷暴、冰雹天气也少,地方经济建设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显然比别的盟市要小得多。我局近年来实施的拓展工作领域的策略,使地方对气象的需求发生了改变。比如通过与飞机场共建气象台的方式承担民航气象保障的做法;与军工企业合作开展人影系列产品研制的做法;以课题方式介入地方城市、水利、建筑、生态建设、交通、环保、大型活动等项目开展服务;通过这些活动,使我们自身的视野已经从传统业务的涵盖范围得到了很大的解放,市委政府领导也通过我们拓展工作领域、增加工作内容和实际发挥的作用,对于气象在乌海市经济社会中的作为予以充分的肯定。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明显加大了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投入, 对气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预报产品,. 页脚.. 城市建设方面能有更大的作为,要求建立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要求气象在建设山水园林生态绿洲型城市、打造内蒙古西部地区中心城市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1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 围绕“三个气象”理念, 把发展作为气象工作的第一要务, 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科技为先导,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 努力提高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紧紧围绕气象预报准确率和服务能力的提高, 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依法发展气象事业。 2 、奋斗目标(1) 努力建立基本适应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气象服务体系。抓住切合乌海实际的重点自选内容, 实现拓展领域与增强内功并重,提高运行质量,巩固改革成果, 使我局气象业务能力、服务能力、促进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一个明显的提高。明显拓宽服务领域,全面开展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科技扶贫、环境气象、生活指数方面的服务。(2) 国家气象事业和地方气象事业协调发展, 地方气象事业费明显增加。气象台站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3)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短期、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短期气候预测水平明显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显著增强。(4 )气象文化氛围逐步形成,社会形象和地位进一步提高, .页眉. 页脚.. 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和职工生活质量在当地达到中等以上水平, 能为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三、主要建设和工作任务 1 、气象综
乌海气象局十二五规划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