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v 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侂胄北伐,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亮自己整个人格的表达。陆游这首词那么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赏析】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随着四季的代,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愁〞──而且是"单独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照应。驿外断桥、暮色、黄昏,原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维桢〕。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确实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衬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作者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从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下阕托梅寄志。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谓〕。是它迎来了春天。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 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