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域测量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89页
点频测量法——线性系统频率特性的经典测量法
每次只能将加到被测线性系统的信号源的频率调节到某一个频点。依次设置调谐到各指定频点上,分别测出各点处的参数,再将各点数据连成完整的曲线,且幅度稳定,以获得最大的动态范围;
调频线性好,并有经过校正的频率标记,以便确定频带宽度和点频输出;
为使测量误差最小,扫频信号中的寄生振荡和谐波均应很小;
扫频源输出的中心频率稳定,并可以任意调节;
频率偏移的范围越宽越好,并可以任意调节。
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89页
有效扫频宽度
扫频线性
输出振幅平稳性
扫频源的主要特性(续)
f0:扫频输出中心频率
f1:扫频起点;f2:扫频终点
k0:压控特性f-V曲线的斜率
A1:寄生调幅最大幅度
A2:寄生调幅最小幅度
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89页
1、扫频信号源的构成及功能
扫频信号源由扫频单元、频标单元和衰减
器三部分组成,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要求扫频
信号源具有以下功能:
能产生频率做线性变化的扫频信号;
这个扫频信号的输出是等幅的,且具有一定的功率;
扫频信号的频偏应尽可能大且中心频率可调;
要求扫频信号的线性度良好;
能产生和扫频信号同步的频率标记;
输出阻抗要恒定。
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89页
2、显示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对于显示系统而言,主要的要求有两点:轨迹明亮而清晰,在不失真的前提下要有足够高的增益。
显示系统主要由斜波电压发生器,x,y 轴通道放大器及示波管等电路构成。
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89页
单元电路工作原理
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89页
2、固定振荡器
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89页
3、扫频振荡器
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89页
4、混频器和低通滤波器
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89页
频标单元
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89页
1、单一频标产生的工作原理
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89页
2、产生多个频标的工作原理
以10MHz通用频标为例来说明获得多个频标的
工作原理:
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89页
频率标记
频率标记是扫频测量中的频率定度 。产生频标的基本方法是差频法,利用差频方式可产生一个或多个频标,频标的数目取决于和扫频信号混频的基准频率的成分。
所用的频率基准的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较高
频标幅度应基本一致、显示整齐
不包含杂频和泄漏进来的扫频信号
多种频标形式以满足不同的显示和测量需要
电路时延尽可能小以减小频率定度误差
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有89页
频率标记(续)
菱形频标
利用差频法得到,适用于测量高频段的频率特性。对作为基准频率进行限幅、整形和微分,形成含有很多谐波成分的尖脉冲,再和扫频信号混频。
脉冲频标
由菱形频标变换而来的。将菱形频标送去触发单稳电路并产生输出,整形后形成极窄的矩形脉冲频标,也叫针形频标。宽度较菱形频标窄,在测量低频电路时分辨力更高。
线形频标
状如一条条极细的垂直亮线,是光栅增辉式显示器特有的频标形式。
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89页
频率标记:用于频率值的标定,频率标记简称频标
主要有四种方法(模拟法):
差频法、电压比较法、吸收法、选频法
差频法:形成菱形频标,适用于高频扫频仪中。(频标宽度)
扫 频 信 号
发 生 器
标 准 信 号
发 生 器
混 频 器
带通滤波器
放大器
谐波发生器
频率标记
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有89页
5MHz
扫频信号
1MHz振荡信号的五次谐波
5MHz
20kHz
20kHz
混频输出
通过窄带通滤波器并放大
第三十四页,本课件共有89页
10MHz频标
第三十五页,本课件共有89页
第三十六页,本课件共有89页
3、频标单元电路分析
本电路包括四个部分:10MHz晶振、隔离放大
器、波发生器及混频滤波电路。
第三十七页,本课件共有89页
Y通道单元
第三十八页,本课件共有89页
Y通道单元的具体要求为:
有较高的输入阻抗;
有较好的频率特性;
要求有较小的漂移;
第三十九页,本课件共有89页
操作使用
以BT-3GIII型频率特性测试仪为例来详细介绍扫
频仪的使用方法
1、 BT-3GIII型频率特性测试仪的面板布置
第四十页,本课件共有89页
2、旋钮的名称与作用
(1)显示器的旋钮与作用
亮度:用来调节扫描线的亮度,
频域测量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