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 1. 材料要求(1 )管材与其他供暖系统共用同一集中热源水系统, 且其他供暖系统采用钢制散热器等易腐蚀构件时, 管材宜有阻氧层, 以有效防止渗入氧而加速对系统的氧化腐蚀。 1 )在国家标准未制定前,各厂家企业标准应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2 )管材的外径、最小壁厚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的相关要求。(2 )管件的质量要求。 1 )管件与螺纹连接部分配件的本体材料,应为锻造黄铜。使用 PP-R 管作为加热管时,与 PP-R 管直接接触的连接件表面应镀镍。 2 )管件的外观应完整、无缺损、无变形、无开裂。 3 )管件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4 )管件的螺纹应符合国家标准《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 GB/ T7307-1987 ) 的规定。螺纹应完整, 如有断丝和缺丝, 不得大于螺纹全丝扣数的 10 %。(3 )绝热板材的质量要求。 1 )绝热板材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其物理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密度不应小于 20kg /m。②导热系数不应大于 /( )。③压缩应力不应小于 l00kPa 。④吸水率不应大于 4 %。⑤氧指数不应小于 32。注: 当采用其他绝热材料时, 除密度外的其他物理性能应满足上述要求。 2 )为增强绝热板材的整体强度,并便于安装和固定加热管,对绝热板材表面可分别作如下处理。①敷有真空镀铝聚脂薄膜面层。②敷有玻璃布基铝箔面层。③铺设低碳钢丝网。 2. 作业条件(1 )设计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2 )有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3 )安装各专业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及相关标准图集并详细绘制出各类管线位置、标高的交叉草图, 图纸会审时着重对以下几点进行确定、落实以下内容。 1 )各种管道穿内墙、外墙及楼板孔洞的标高、几何尺寸。 2 )主要材料的选型、新型材料的施工工艺。 3 )精装修工程的吊顶标高、楼地面、墙面做法及其厚度是否与本系统安装设计有冲突。 4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施工前,应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着重熟悉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及其与土建工种间的配合要求。二、操作工艺施工准备→材料准备→安装分水器→连接主管→铺设保温层、边界膨胀带→铺设反射铝箔层→铺设盘管→连接分水器→根据施工图进行埋地管材铺设→设置过门伸缩缝→中间验收(一次水压试验)→细石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完工验收(二次水压试验) →运行调试⑴地暖施工前,楼地面找平层应检验完毕。⑵分集水器用 4 个膨胀螺栓水平固定在墙面上,安装要牢固。⑶用乳胶将 10mm 边角保温板沿墙粘贴,要求粘贴平整,搭接严密。⑷在找平层上铺设保温层(如 2cm 厚聚苯保温板、保温卷材或进口保温膜等), 板缝处用胶粘贴牢固, 在地暖保温层上铺设铝箔纸或粘一层带坐标分格线的复合镀铝聚脂膜,保温层要铺设平整。⑸在铝箔纸上铺设一层Ф 2mm 钢丝网,间距 100 × 100mm ,规格 2m× 1m, 铺设要严整严密, 钢网间用扎带捆扎, 不平或翘曲的部位用钢钉固定在楼板上。设置防水层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等固定钢丝网时不允许打钉,管材或钢网翘曲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管材露出砼表面。⑹按地暖设计要求间距将加热管( PEX -A 管),用塑料管卡将管子固定在苯板上, 固定点的间距, 弯头处间距不大于 300mm , 直线段间距不大于 600mm ,大于 90° 的弯曲管段的两端和中点均应固定。管子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 8 倍。安装过程中要防止管道被污染,每回路加热管铺设完毕,要及时封堵管口。⑺检查地暖铺设的加热管有无损伤、管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后, 进行水压试验, 从注水排气阀注入清水进行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2倍, 但不小于 , 稳压 1 小时内压力降不大于 ,且不渗不漏为合格。⑻地暖辐射供暖地板当边长超过 8m 或面积超过 40 ㎡时, 要设置伸缩缝,缝的尺寸为 5~ 8mm ,高度同细石混凝土垫层。塑料管穿越伸缩缝时, 应设置长度不小于 400mm 的柔性套管。在分水器及加热管道密集处,管外用不短于 1000mm 的波纹管保护,以降低混凝土热膨胀。在缝中填充弹性膨胀膏(或进口弹性密封胶)。⑼加热管验收合格后,回填细石混凝土,加热管保持不小于 的压力;垫层应用人工抹压密实,不得用机械振捣,不许踩压已铺设好的管道, 细石混凝土接近初凝时, 应在表面进行二次拍实、压抹,以防止顺管轴线出现塑性沉缩裂缝。表面压抹后应保湿养护 14 天以上,垫层达到养护期后,管道系统方允许泄压。( 10) 地暖分水器进水处装设过滤器, 防止异物进入地板管道环路,水源要选用清洁水。( 11 )抹水泥砂浆找平,做地面。( 12) 立管与分集水器连接后, 应进行系统试压。试验压力为系统顶
地暖施工工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