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何正确解读玩物丧志.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们这代在文革中长大的人,小时候几乎就没读什么书。可是, 我至今脑海里仍然响起妈妈当年的教训:“玩物丧志!”出去踢踢球是“玩物丧志”, 养条鱼是“玩物丧志”。总之, 任何玩儿的本能, 只要和读书冲突, 都成了“玩物丧志”。“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传统, 即使在文革那样的年月, 也在中国的家庭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如今的孩子生活在早教时代,“小升初”等等压力空前。还没上学,就开始接受“玩物丧志”的教训, 纷纷被从游乐场拉到书桌前, 算算术、背古诗、学英文…. 童年的快乐顿然消失, 乃至许多孩子刚上小学就开始厌学。我女儿是在美国生美国长,按照不同的原则教育,一切都以玩为中心。她十岁的时候, 连乘法口诀也不会。不过, 也正是这个时刻, 她突然换了个人, 特别喜欢读书, 不仅乘法口诀一下子也学会了, 数学在班里还挺拔尖。如果有人问我她最喜欢干什么, 我的回答大概是做作业。她一天能在家庭作业上消磨三、四个小时, 乐此不疲; 一篇作文几易其稿, 你想让她停下来也不行。有些朋友觉得不可思议: 孩子怎么会如此喜欢作业? ! 对于这么大的孩子, 美国的环境多好玩呀。夏天游泳不说, 水上有船桨风帆之类的运动, 冬天有滑冰、滑雪,还可以学骑马、养动物…. 你就想吧,有无穷无尽的玩儿头。孩子怎么会自觉地抛开这些回家做作业? 女儿对这些玩乐当然都有浓厚的兴趣。但她对作业的兴趣确实也是由衷的。除了她渐渐懂得作业关系到她的前途外, 作业本身也非常有意思。比如, 有一天的作业除了算术和阅读外, 还要写首诗, 作首歌并谱曲。就这几件事, 就让她忙了几个小时, 乃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当然,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我们两位当家长的不仅鼓励她玩儿, 而且总是通过玩儿来引导她进入书本知识。这一过程不知不觉, 她的兴趣也自热而然地从玩儿转向了书本。比如,女儿喜欢纸戏。这是跟妈妈学的。妈妈专攻日本文学, 对日本的纸戏非常熟悉, 不知不觉就教了她很多。在美国购买日本纸戏的材料, 虽然就那么几张彩色纸片, 还挺贵的, 动不动就几块钱。女儿做了许多, 材料费也花了不少。一天妈妈看当地新闻有儿童手工拍卖会, 就鼓动女儿去卖。女儿当然巴不得。美国这种儿童手工拍卖会,并非能赚什么钱,其主旨是鼓励孩子工作、创造、早早尝一尝劳动的回报, 从小塑造良好的工作伦理和经营智慧。去之前, 母女二人认真讨论营销战略, 什么成本核算、购买力、消费者心理、赢利边际、当然还有许多加减法等等, 就都萦绕于女儿九岁的小脑瓜里。果然,一到拍卖会上,产品立即热销,摊位上宾客盈门,比起左邻右舍来简直是鹤立鸡群。经此一事, 女儿信心大增, 觉得自己在这个社会上颇有些竞争力。一年后搬家,来到新地方,女儿在班上结识新朋友并不容易。不过, 一天她得意地说, 坐在她边上的男孩子, 对她的纸戏手工喜欢得不得了, 但自己又学不会, 最后两人开始交易: 男孩子给她十张彩纸, 换得一个纸戏的手工成品。我当时在大学教世界史,正在讲 Wallerstein 的“世界体系”理论。此公认为, 至少自中世纪末期或近代前期开始,世界经济就形成了“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相互依赖的关系,即所谓“世界体系”。我们很难孤立地脱离这种国际网络来理解一国的经济发展。此论在学术界争论不休, 但无疑为我们理解全球化进程提供了许多洞见。可惜, 我那些学生世界史知识太差, 理

如何正确解读玩物丧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6-08-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