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书画鉴赏
赵佶(1082-1135年),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初封瑞王,元符三年即帝位,称徽宗,在位25年,为政昏庸,但于艺术颇多造诣,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书画家,艺术活动倡导者与组织者,
曾命编《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及《宣和博古图》、《大观帖》等。其天分甚高,擅诗词、工书画、精赏鉴,人物、花鸟、山水皆精。其所创书体“瘦金书”,顿挫有致,瘦劲锋利,挺秀清雅,别具一格。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徽宗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意态天成,非可以形迹求也。”传世墨迹有《千字文》、《掠水燕翎诗纨扇》、《闰中秋月诗帖》等。
《题李白上阳台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佶《题欧阳询张翰帖后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纸,楷书,×6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瑞鹤图卷》绢本设色51×,辽宁省博物馆藏
赵佶《恭事方丘敕》(局部)行书,×,辽宁省博物馆藏
草书千字文卷(局部)
草书千字文卷(局部)
,
收藏地: 辽宁省博物馆藏
作品介绍:
《草书千字文》,是其四十岁时的作品,长达十一米余,气势极为雄健,观之“飞动若虎踞龙腾,风云庆会;远异常流”,是继张旭、怀素之后的杰作。宋代堪与相比的只有黄庭坚的《诸上座帖》。欧阳修曾感叹书法在宋代的衰落,原因在于众多书家拘泥于法帖,赵佶却能不为流行的法帖所拘束,并能独创一格,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出处: 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
《芙蓉锦鸡图》轴,北宋徽宗赵佶绘,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作为独立的画科,宋代的花鸟画无论在绘制技巧还是表现形式方面都已经达到高度的艺术水准,《芙蓉锦鸡图》便是其中的一幅精品。此图是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首凝视,目不转睛。
宋徵宗赵佶《桃鸠图》册页绢本设色
,
(日)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此册页在传为宋徽宗的作品中比较特别。桃花与枝叶钩勒精工,栖鸠动态自然而生动,用生漆点睛,卓有神采,整体色彩华丽,瘦金书稍稚嫩。这样的风格被认为是徽宗早年的画笔,传其为画家二十六岁时的作品。
此图流传日本已久,长期以来被作为徽宗的真迹,受到良好的保护,现在是日本的国宝级文物。
宋徽宗书画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