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培心得理想,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会上网,会蜗居,言语高调,行为不雅,文不能武不行,高不成低不就。如果说天为生,地为死,那么,我们恰在生死间。这是一些社会人士眼里的大学生——我们,也是我们当中一些对未来迷茫的人的看法。近几年,“大学无用论”开始在社会上流传。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是 1500 元,普通民工的平均工资由 800 元上涨到了 1200 元,大学生的工资在下降,而民工的工资在上涨。这种发展趋势让不少人产生了一种“大学生不如农民工”的看法,甚至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有不少人这么认为。“大学无用论”是绝对错误的一种观点,就上面的事例就可以指出它的错误之处。首先,我们应当分析一下大学生和民工本身。 22 岁的大学生刚刚毕业, 社会经验不够,操作技能还不熟练,还处于一个“学”的状态;而 22 岁的民工呢?至少比前者先“出道”四年,无论是社会经验还是工作技能,都要强上很多。两者本身就不具有可比性,不应该将之相比。然后,我们来看看大学生和民工的发展空间, “展望’一下他们的未来。很显然,民工基本发展到顶了,没什么提高的空间了,而大学生则不同,他们就像刚升起的太阳,才刚刚散发他们的光与热,还有更绚丽的人生等着他们。当然,民工中不乏一些企业管理者,但这毕竟很少数。另外,回家务农的也有大学生,这也只是少数,比不代表总体情况,就像一些小的逆流不代表长江的滚滚向前一样。很明显的一个错误观点,为什么会被我们大学生做赞同?又是什么促使一些大学生去认同它? 其原因是:进入大学校门,我们没有了方向。所以,我们要给自己一个方向,树立自己的目标,确定自己的人生理想!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航行,我们是己的船长,那么理想就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如果说我们正在黑暗中摸索,那么,有了理想,就如我们手中有了火把,看穿了黑暗,看清了世界。理想就是对未来的一种计划,是人生的规划。古人有云: 预则立,不预则破。可以看出古人对理想的深识,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们应该对理想的认识更深。或许有人会问,怎样正确地树立理想?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多人内心里的疑惑。知己知彼,则百战不殆。首先,我们要知己,即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我是谁”这个问题不知困扰了多少人,人们总是不能充分的认识自己,虽然天天和自己在一起。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性格,知识水平等一个把握。另外,我们还需要知彼,即认识社会。应当清楚,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这就和我们能为社会做什么挂上了钩,当我们能做的和需要做的想融合时,个人价值就得到了最大的体现。有了理想,有了梦,我们放开手脚去追梦。“寻梦,撑一杆长蒿,向青草更青出蔓延,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对于理想,我们要有这种思想, 一定要它付诸于实践,因为,只有行动起来,理想才能变成现实,只有做出来了, 别人才会看好你! 理想,不只是自己的,我们当有一种大胸怀,大气魄!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结合起来,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集合一起,这才能做一个有用的人。第三次课,李书记说到理想这一节,我深有感触。男儿志气,当为国为民为社会! 我很感谢团支部能给我这次机会让我体会到当一名团支书应有的责任与义务,也感谢支持我活动的各位同学。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都很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大家相互交流自己的知识和见闻,抒发了一些压抑已久的感情。或许他们谈到母爱父爱的亲情又或者谈到他们的人生感悟。总之他们都抒发了在大学中很少
团培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