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认识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草案)》,要求在完成土地改革的地区试行。
到1952年底,全国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并建立了3600多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工业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理想。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独立、自由、民主与统一,只有在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才能巩固;如果没有这种已经工业化的经济作它们的基础,那么,所谓新民主主义的独立、自由、民主与统一,是不能巩固的 。
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而斗争,而且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
  ——《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80、1081页。
100%
50%
%
1952年(中国)
%
100%
50%
1928年(苏联)
%
%
现代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
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
中苏工业化起步之比较
人均钢产量
人均发电量
中国
印度
美国
4公斤


中国
印度
美国
2949度


1952年中、印、美主要重工业人均产品产量比较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的讲话
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中国民族工业从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产生,经过80多年的发展,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还不到“一五”计划期间国家总投资额的1/38,重工业基础尤其薄弱,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来说,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无疑是最优选择。
为了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
一是将发展重工业作为工业化的中心环节。
二是优先发展国营经济并逐步实现对其他经济成分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比重不断增长。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曾设想: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当时估计是至少10年,多则15年或20年),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再采取“严重的社会主义的步骤”,一举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经济的集体化。
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发生变化
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我们要在“十年到十五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不是十年以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 ”
刘少奇、周恩来等也都论述了“ 从现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设想。
中国共产党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即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1949年
%
%
56%
34%
100%
100%
国营经济
私营经济
1952年
现代工业中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的比重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工业化
三大改造
个体农业
个体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变革生产关系
发展生产力
“一化三改”
总路线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一体两翼”
在发展国民经济中,我们必须努力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工业,把现有的社会主义工业扩大起来,办得更好;我们必须努力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造。这两方面的任务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好比一只鸟,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nanjringh
  • 文件大小5.58 MB
  • 时间202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