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
刘淑琰
2021年11月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被殴打受伤的医务人员已超过1万人。%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殴打辱骂医务人员的现象;%的医生不愿意子女学医、从医。从语言辱骂到动刀,就交代护士先对其进行常规处理,自己那么返回处置室继续为孩子治疗,却不料处置室的门随后被受伤男青年及同伴踹开,一记重拳正打中刘医生面部。经检查,刘医生鼻骨骨折、移位,流血约为100毫升。
6月4日,西安儿童医院住院部办公室内,因给一名1岁多的患儿做腰椎穿刺没成功,医生被患儿父亲和司机拳打脚踢,造成颅脑损伤。住院患儿是一个1岁多的小男孩儿,3天前因抽搐、发烧住进了神经内科。当天上午,为排除病毒感染,医生给孩子做腰椎穿刺没成功,小孩的父亲不依不饶,将医生堵在腰穿室里,后又跟进办公室,说话非常难听,并质问“你们医生都是干啥吃的〞。
6月29日凌晨,台湾高雄医学大学附属医院一名28岁年轻医师在加护病房值班,一名蔡姓病患病危身亡,医院依规定通知家属,却遭到蔡姓病患儿子的殴打,左脸红肿,颈部及手部挫伤。警方调查时才发现蔡姓男子领有中度精障手册。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对此事低调回应说,医护人员都很辛苦,遇到这种事,院方也很无奈。
7月9日,北京安贞医院十二病房一区护士站,一名50多岁的女性患者做了心血管检查后前臂创口出现渗血,患者家属认为医护人员没有按她的要求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对护士口头表达了不满。7月10日上午,院方通知家属办理出院手续,患者及其家属带着3个中年大汉闯到护士站,用脚踢护士们的脸,踩她们的胸部,殴打过程持续了几分钟,警方到场后打人者才被控制。事发时护士站内共有4名护士,其中一人伤势较轻,另外三人被送往中日友好医院接受救治,诊断为脑震荡、挫裂伤,虽无骨折,但均有大面积的软组织损伤,需要住院治疗。7月13日晚,患者女儿发表长微博坚称是护士先动的手。
医患矛盾全球存在,怎么应对
美国
袭击医护按重罪处置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今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从2000年至2021年,全美医院内共发生91起枪击事件,主要集中在急诊室;另外还有63起枪击事件发生在医院大楼外面。
目前,美国已经有38个州专门立法保护医护人员。很多州的法律规定医护人员必须参加政府相关机构义务提供的反暴力培训,同时还加大了对袭击医护人员的惩办力度。去年11月,美国纽约州通过了暴力袭击医护人员法例,将袭击值班医护人员的行为按重罪处置。
日本
给医生买事故保险
日本非常重视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督工作,并提倡法治之下“以和为贵〞。
首先,加大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督。在政府指导下,医疗评估机构纷纷诞生,一般每过一年就由民众、官员和独立专家对所有医院和在职医生进行综合评分,对评估合格者发合格证书,对不合格者提出各种不同级别警告,并向媒体公示。
其次,在政府的监督下,要求医院给医生购置“事故保险〞。于是大多数中、小纠纷便可通过保险公司获得解决,防止了开展为更大的医患矛盾。
第三,从事故吸取教训。厚生劳动省建立了医疗事故数据库,成立了由医生、律师、民间组织代表参加的医疗事故研讨会,着重查明事故原因,并举一反三。
以色列
提高医院效劳水平
去年,以色列卫生部门对705名医生和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在4047宗暴力袭击医护人员个案中,39%与医护人员的行为有关,29%与病人有关,16%与医院管理有关。
调查发现,医院方面有责任在管理上作出改善,包括防止医护人员人手缺乏、医院过分拥挤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暴力行为发生。报告指出,医生可以通过增强患者的信心,来缓和气氛,减少矛盾。例如,在面对患者提问时,医生应该表现得更耐心、更详细地答复以下问题。以色列正研究在国家层面标准医疗机构管理和运作标准,提高医护人员的效劳水平,减少医患矛盾。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人们的法律意识、市场经济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
患者的合法权益一旦受到损害,不是追究法律责任,就是追究民事赔偿责任。
然而,目前护理人员还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冷淡的问题。
如何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是新形势下护士面临的重要问题。
1 护理工作中经常涉及的法律问题
1)处理和执行医嘱是护士对病人实施护理的法律依据。2)独立完成护理活动时,应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政策及工作单位的工作要求,超出自己职能范围或没有遵照标准要求,而对病人产生伤害,护士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
3)委派别人实施护理时,必须明确被委托人有无担负此项工作的资格、能力及知识,否那么由此产生的后果,委派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书写临床护理记录时,应及时、准确、完整,如发生医疗纠纷时,完整、可靠的护理记录可提供当
2013护士的法律责任与自我保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