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英山县的经济发展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 清代英山县的经济发展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要:英山县地处鄂皖交界,清代的英山县先隶属于庐州府,后隶属于六安直隶州。清初随着全国形势的逐渐稳定,经济有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好景不长,咸同年间一直到民国初年战乱不断,英山又被屡次摧残。而且清末英山的自然灾害不断,也严重破坏了地方经济。本文主要探讨了清朝时期英山县的经济状况以及阻碍其发展的不利因素,为今天小县城的发展提供历史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英山;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一、清初的英山县
清初,英山县隶于江南布政使司。康熙元年(1661)分设安徽布政使司,英山划归凤颖六泗道管辖。雍正二年(1724),将六安升为直隶州,英山县划归六安州管辖。明朝末年,流贼与土贼不断作乱,地方行政系统瘫痪,暴吏也为祸人民,对地方经济造成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即便是到顺治年间,也没有完全安定下来。
经历了明末清初长时间的动乱,英山县本就不多的人口更是锐减,逃亡现象严重。从史志所载可以明显看到当时的人口凋敝现象。战争的破坏使得人口、赋税大量减少,农业手工业商业都遭到了严重破坏。
二、清朝时期英山县经济发展概况
从南宋末年建县开始,英山县的经济一直比较落后。农业是英山县最重要的经济部门。英山县设场经营的手工业极少,以生产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商业发展也相当滞后,连城乡居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很难完全满足。
农业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巨大,日常吃穿住都要从农业中获取原料,农业是工业、商业发展兴盛的基础。英山县因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农业一直不发达。
英山地处大别山区,境内多山地丘陵,可耕地少。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稻分粳、糯两种。英山土壤贫瘠,农业耕作技术也较为落后,所产粮食在丰年时也仅够自给,如遇歉年,还需要从邻近地区调入粮食救急。还有茶叶、桑树、桐树等经济作物,但种植量很少,仅用于农民日常生活或进行简单的商品交换,没有参与跨区域市场交易。
清朝时期,英山的手工业也不甚发达,只有一些简单工业,如制铁、纺织、酿酒、榨油、制丝等等,都远未形成规模,产品主要用于民户日常需要,并未参与大市场交换。
鸦片战争以后国家与外部世界接触渐多,也不断引进先进器物和技术,但是这些对处在大别山区的英山几乎没有造成影响,未见任何史料记载英山的近代工业发展状况,其工业发展程度可想而知。
因为英山的农业和手工业落后,无法为商品交换提供原料,所以英山的商业也同样处于滞后发展的状态。
清朝前中期,英山城内未有商会,直到晚清和民国初年始设商会,但规模很小,乡镇也未设分会,商会中的商人多持传统思想,于近代工商业技术理念知之甚少,所
清代英山县的经济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