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微机的体会
生在校表现和行为习惯,定期向家长通报。家长也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包括上网情况反映给学校,使学校、家庭都能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以便互相配合,对学生进行有效
学微机的体会
生在校表现和行为习惯,定期向家长通报。家长也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包括上网情况反映给学校,使学校、家庭都能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以便互相配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通过反馈掌握了学生在校外活动的大量情况,对于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由于我们对校外德育教育进行了积极地引导,学生在校外受的消极影响大大减少,积极教育因素大大增强,校外教育不仅对校内起到协同作用,还起到了补充和深化作用。
教师是德育系统的主导因素。与此同时,我们狠抓师德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两方面的工作,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我们教师要做到: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讲师德、育新人、讲奉献。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观念。
研究分析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思想品德的生成和转换规律,是建设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系统工程的基本环节,也是实现德育措施和方法科学化的前提。为此,我们进行几种方法并举的调查摸底和研究分析,主要是发调查问卷,开学生座谈会、师生联欢会,组织谈心活动,开通网站及组织专题调研等,这些工作使我们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身心特点,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看到,自从学生受到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和市场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影响后,身心特点也有了种种变化,其突出表现就是存在心里相悖想象和逆反的心理。因此,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德育工作任务就是:使德育的内容、目的和要求能够“内化”为学生的心理要求,同时也要在消化吸收后,“外化”为自觉地为社会为他人尽义务尽责任的外在行动。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德育工作中,注意循序渐进,改变零打碎敲的做法和德育只做“亡羊补牢式”工作弊端,实现德育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一致性。为了保证德育管理的规范化,我校积极进行学生素质评价的探索。在工作中,我们以“教会学生做人,为学生终生奠基”为宗旨,以“降低重心、回归基础、务实求真、形成特色”为目标,不搞大而空,力求小而实,讲求效果。
1、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意识
教育者应当先受教育。教师首先要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上网的指导。
(1)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为了使教师人人都能熟悉并使用我校现有现代教育手段,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室的多功能综合操作,能利用计算机信息网获取信息,具有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进行多次全员培训。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电脑,学校还建立了局域网。我们教师多数会利用网络制作课件或主页。
(2)加强教师网络道德素养。
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
2、提高学生网络道德意识
(1)加强网络健康教育
学微机的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