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心得体会:问责就是要担当.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心得体会:问责就是要担当权力就是责任, 责任就要担当。从规定 6种问责情形, 到明确 7 种问责方式, 再到规定问责时限、实行“终身问责”, 1700 余字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充分体现了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制定出台问责条例, 就是要激发出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 推动我们的事业继续前进。面对新发展、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有的党员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如有的人作践岗位,把岗位当作“筹码”, 稍不如意就“撂挑子”, 提拔慢了一点就拿工作“撒气”; 有的人游戏岗位,觉得升迁无望, 混天度日,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有的人轻视岗位,整天瞅着那些待遇高、福利多的岗位, 瞄着那些权力大、实惠多的岗位, 心思全用在了“跳槽”“挪窝”上。问责条例出台, 使领导干部个个都有危机感,人人都有忧患意识,激发担当精神, 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 全部心思用在干事上,谋划发展上。加大问责力度, 能有效改变以下“三种现象”。一是认为现在不以 GDP 论英雄,经济发展得快点慢点对个人影响不大的“不愿为”现象; 二是认为现在管得严了、风险大了,干得多出事的几率也越高的“不敢为”现象; 三是认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经济下行的压力全国都一样, 对困难和问题没有什么好招数的“不会为”现象。将《问责条例》贯穿到日常工作和中心工作, 贯穿到干部考核、选拔、任用的全过程。能进一步鞭策激励干部干事, 督促干部当好“实干家”, 扑下身子抓落实, 真正做到说干就干、干就干好、干出业绩, 切实做到重要情况亲自掌握,重大问题亲自研究, 突出矛盾亲自破解,重点工作亲自落实,坚持做到少说多做,说到做到,说好做好。使党员干部把功夫下在推动工作上, 把本领用在促进发展上,把目标定在服务群众上,切实克服决而不行、说而不做、抓而不紧的不良倾向,确保各项工作快速推进。党员干部只有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牢固树立“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的观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才能心系使命、扛起责任, 用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担当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心得体会: 问责就是要担当 2】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标志着我们党在全面从严治党上, 又增加了一个利器。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作出了系列重大部署, 带领全党开辟了党的建设新境界, 书写了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篇章。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指出,要整合问责制度,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制定并实施问责条例, 就是向全党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强烈信号,告诫和警示领导干部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担当就是负责, 领导干部不担当、不负责就要被追责, 使问责形成制度、成为常态。实施问责条例,旨在强化落实领导责任。党的领导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领”就是率先垂范、引领示范,“导”就是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问责作为抓主体责任的核心、关键和落脚点, 才能把责任层层传导下去。只有把权力与责任、义务与担当对应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实施问责条例, 关键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心得体会:问责就是要担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92227440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