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立《中国文学批评文献学》
如果你需要更多资料,
凡例
本书范围以诗文评文献为主,兼及戏曲与小说批评文献. 二,体例大致以时代为序,由上古至晚清,断代分章叙录;又每歌这一类的文学形式发生兴趣,尽管资料显示,周人对《诗经》并非以一种纯文学的眼光去关注它,但毕竟从对《诗经》的论述中,,作为文学批评文献的形成,,我们上面说过,早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往往不是单纯的文学批评,它与其他门类的文化形式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西周时期的不少文学批评文献,它既是文学的,也是艺术的,美学的,哲学的,,它可能与文学批评并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对西周时期文学批评文献的选择和判断就相对较宽一些. 《周易》经文的卦,爻辞部分约写定于西周初年,可视为最早的有关文学思想的文献之一.《周易》虽为卜筮之书,"观物取象"以画八卦,又以卦象象征宇宙及人世,这一卦象的原理,与古人所理解和倡导的诗歌创作的"物感",《周易》所提倡的"自然之道",《周易》卦,爻辞所体现的思想有些对于文学批评而言,还只是一种可资借鉴的间接文献,,,《周易》中的《彖辞》,《象辞》,《文言》,是解释卦辞的,应略晚于经文,其中有些大概写于春秋晚期,在《左传》中曾提到过"易象",可见这部分内容可能写于春秋末或是战国初年.《系辞》及《说卦》从其内容上看,可能写定的时间较晚,约在战国中后期,有的甚至可能在秦汉时期,这些部分就不能当作周代的文学批评文献.
《诗经》的《小雅》及《国风》中的大部分为西周文献,《大雅》,,多是作诗者本人对其作诗目的的说明,或是述说作诗的缘由,从中表现出了诗歌与道德风尚,诗歌与社会政治,《魏风?葛屦》中的诗句"好人提提,宛然左辟,,是以为刺.",表明作者写作此诗是为了讽刺女主人的"褊心";《召南?江有汜》:"江有沱,之子归,,其啸也歌",表明作者写作此诗是发泄对心上人不理睬自己的怨恨;《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讻",,虽是出自诗人自述,但也反映了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文学意识.
《尚书》,,可确定为西周文献,且有文学批评意味的,只有《金縢》一篇,该文记录了周公写作《诗经?鸱鴞》的一些情况,"开山纲领"的《尧典》中的"诗言志", 《尧典》,而《尧典》则为战国时的文献.《尚书》中的其他篇目如《皋陶谟》,《大禹谟》,《五子之歌》,《旅獒》,《毕命》等,亦多为战国以后的文献.
从上述情况看,现存的西周时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尚处于一个萌芽时期,文献不多,,到了春秋时期,,《左传》,《老子》,《论语》,《墨子》,还有《易传》中的文言等.
《左传》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其中的文献大部分是春秋时期的,也有部分属于西周甚至更早一点的时间.《左传》中有关文学批评的文献在春秋时期诸种文献中,属于材料最为丰富的一种,它有仅数量大,《左传》有大量的篇幅记录了《诗经》流传过程中"赋诗言志",观诗知志的一些情况,此外,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对《诗经》以及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的看法,春秋时期有关审美及对音乐的鉴赏理论等也在该书中有所反映.《左传》所表现出的批评理论带有较明显的儒家色彩.
《老子》一书系由老子后学纪录,《老子》一书的成
如果你需要更多资料, 书时间有很多争议,但目前较趋一致的看法仍认为老子乃春秋末期人,,此事虽不必尽信,但老子稍前于孔子大致还是不错的.《老子》一书涉及到文学批评的材料更多地体现
中山大学孙立《中国文学批评文献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