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
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 ()  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    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都梁参学清庵莹蟾子李道纯注  无上:只这两个字,一经之义尽矣。首章,故与物俱化,不能使百骸九窍与真体并存,故死矣。  右住世章。养其无象,守其无体,故长久。执着之者,丧其本真,故早已。有形终有坏,无形故长在。万有归一无,故全其本真。一无归万有,故失其本真。去彼取此者,是谓至人,可以留形住世,可以长生久视。虽然,更有出世无生道在,且道如何是出、是无生底道?咄。幻体有形终有坏,法身无相故长存。有形无相都空尽,方是如如不动尊。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金末元初全真道士长筌子注  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序  夫至道无言,真空非色,思之者莫能知,观之者不可见,赜之不可得,行之不到,陶铸天地,率循造化,寂而不动,应满六虚,令万物蒙休,羣生复命。巍巍乎至矣哉!非圣人孰能通之者耶?况元始大圣,慈心广布,慧照十方,观见众生忘归失本,宛转世间,轮回不息,长劫受苦,不能自明。遂感法雨敷滋,宣扬妙道,引接有情,出生死海,游清虚之境、恬惔之乡,超乎尘垢,步乎寥廓,逍遥独化,微妙玄通,无为自然,返于纯素冥极混茫者也。  正文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  操真章上  有动之动,出于不动。  有动者,应机也。无动者,抱元守一也,归根复命也。故经云: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唯精唯一,允执厥中。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至静不动也。  有为之为,出于无为。无为则神归。  神本湛寂,感而遂通,不得已而后起,随机接物,妙用无穷。去智与仁,故循天之理。淡然无极,而众妙归之。  神归则万物云寂。  专气致柔,能如婴兄。抱守冲和,真气氤氲,万物皆长生也。知和曰常,心使气曰强。强者坚强壮老,死之徒也。  不动则气泯,气泯则万物无生。  气绝神逝,九窍百骸,变灭尘土也,更何疑之。  神神相守,物物相资,厥本其根。  以虚养虚,以实养实。何以故?忘形养气,忘气养神,忘神养虚,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神气冲宁,灵根深固,故成长生久视之道也。  默而悟之,我自识之。  至道之玄。不假外物而得。默默昏昏,无应无问,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随万法,可以全生,可以复本也。  入乎无间,  无间者,无有也。是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圆通无碍,应化无穷,遍满十方,时时运动,无有间断也。  不死不生,  玄珠灿灿,今古常明。万物混成,法法平等。中静非染,无始无终,故曰不死不生者也。  与天地为一。  天道清虚,所以能长。地道宁静,所以能久。人能悟理,达其妙道,致虚极,守静笃,恬惔寂然,不为万物之所累,清净无为,可以与天地为一者哉。     入圣章中  忘于目,则光溢无极。  五色乱明,令人目盲。色者,彰也。色色者,未尝显。何谓也?法眼圆通,明照十方三界,观物无物,观空不空,视之冥冥。杳冥之中,独见晓焉。灵光充塞,无穷极也。  泯于耳,则心识常渊。  五音乱聪,令人耳聋。心是清渊,本自湛澄。是非言语,美恶声音,皆为妄情伪物。飘风骤雨,动扰心源,神室不灵。若能泯绝是非,不受于中,无声之中,独闻和焉,然后可以听玄歌白雪,不鼓阳春,仙音之曲调也。  两机俱忘,绝众妙之门。  声色双泯,动静两忘。听之不以气,

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1-17